作者:山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主席 杜學文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強調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加把勁,築牢文化自信。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是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在首都北京召開,凝聚著人民的期許,牽動著世界的目光。其中,如何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仍然是與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例如,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認為,中華文化走出去需要講好中國故事,加強文化交流項目的針對性。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首先語言要通,這就要求更好地傳播漢字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撐,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中華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孫子•謀攻篇》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目標受眾、善於借鑒優秀經驗,從而有的放矢、因勢利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鋻於此,筆者建議,我們在進行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時,應當著重處理好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是內容選擇。一段時間以來,在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來選擇內容,希望以之傳播某種理念、表達某種聲音,而不太顧及國外受眾的接受習慣、審美需求。這樣一來,便可能因缺少互動和共鳴,而收效不大。其實,除了做好特定目的的推介和交流,還可以選擇一些輕鬆、有趣的精美文藝,讓受眾在潛移默化中愉快地認同。例如,2012年首播的電視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生動講述了各地的美食生態,表現了中國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人生追求。國外觀眾在欣賞美食、聆聽故事的同時,對中國有了更多的認知、良好的印象。他們普遍認為,能夠做出如此精緻美食的民族,一定是個非常優秀的民族。因此,有評論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成功的愛國主義作品,實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味。個中道理,值得深思。
其次是表達方式。中國故事精彩紛呈,應當怎樣傳達給世界?客觀來講,當前的文藝創作,在題材、技法、製作等方面逐漸豐富、成熟,也越來越講究,但在如何藝術地表達而非簡單地表達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因為直接灌輸,甚至貼上理念標簽,其實是一種拒絕受眾的辦法。明智之舉是,把觀點巧妙隱藏在“有意味的”情節和故事中。正如《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生動地講述而非直白地宣講,將中國故事講得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當受眾對介紹的內容産生興趣時,有效的溝通就開始了。
最後是運作模式。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積極在其他國家辦好中國文化節、藝術節等。正如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所言,“文化中國”系列活動還將繼續辦下去,特別是“四海同春”,已經成為春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我們仍然要堅持高標準,把優質文化資源送到海外,送到僑胞身邊。另一方面,鼓勵並調動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而非事事都由政府出面。許多文化交流活動,其實可以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交由各種社會組織、研究機構、文化團體等來完成。這樣一來,就能讓國外民眾感覺到,自己參加活動、欣賞作品、贊同觀點都是主動選擇,而非被動接受。更進一步説,比較理想的傳播模式應該是“社會+政府”,即盡可能多地讓社會組織出面,政府則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除了代表國家形象的重大活動外,政府應該做好“隱身人”。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可謂適逢其時。我們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努力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為實現中國夢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促進人類共同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杜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