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8日新媒體專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葉鋒何欣榮岳德亮
“現在浙江杭州、紹興、台州的一條城際鐵路……民營企業已經組團來投資,而且希望控股……PPP是我們促進民間投資的一種模式,我們正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總結經驗,解決一些存在的問題,使它更加健康、持續地發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6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提到的這條高鐵,是我國首個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PPP項目——杭紹臺高鐵。而作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模式,PPP也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個重要熱詞。
那麼,杭紹臺高鐵項目對於實踐中尚在探索的PPP,有著怎樣的樣本意義?新華社記者在會內會外進行了採訪。
據介紹,去年12月開工的杭紹臺高鐵,全長269公里,總投資449億元,是國家首批鐵路PPP示範項目。其PPP融資框架方案明確由民營資本、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團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設,其中民營資本佔51%。
民資絕對控股,這在我國高鐵項目中尚屬首次。此次控股方是復星集團牽頭、多家民營企業參與的民企聯合體。全國人大代表、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説,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基礎設施等公共産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給能力之間的缺口不斷擴大,投融資改革勢在必行,而和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和國家戰略緊密結合的PPP模式,恰好給充裕的民間資本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方向。
據介紹,實施該項目的,是復星旗下的PPP投資平臺星景資本。該平臺已在河南、內蒙古等多地參與了多個國家級PPP示範項目,基金管理規模近200億元。“一旦通過杭紹臺高鐵形成循環優化的投資生態圈,其中所形成的可複製可推廣的PPP投資經驗,對社會資本投資鐵路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星景資本總裁溫曉東説。
據了解,高鐵的投資回報週期往往在25年以上。而根據協議,杭紹臺高鐵的特許經營期只有30年,民營資本投資和收益的這本帳如何算得過來?記者了解到,在特許經營期內,省、市政府按照PPP協議約定對該項目運營進行可行性缺口補貼,並安排了高鐵沿線土地開發項目。杭紹臺高鐵的運營模式是“路網分離”,會像其他鐵路一樣進入全國高鐵行車線路圖,並保障最低開行對數。
PPP項目是一個系統創新。除了社會資本的引入,還需要行政審批等體制機制多方面的創新。9個月時間內,杭紹臺高鐵創造了當年立項、當年開工的超常規速度,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開工建設。
“杭紹臺高鐵率先開啟國內鐵路民資控股項目PPP建設模式的探索之路,若實施成功,將有效激發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促進民間投資平穩增長。”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杭紹臺鐵路籌建協調小組組長焦旭祥説。
PPP在今年兩會上引發代表委員持續熱議,但實際上還處於探索階段。7日,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PPP項目普遍資金規模比較大、涉及領域比較廣、專業性也很強,如果前期準備、論證不充分,會給項目後續帶來不良影響,“各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個過程”。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徐均健説,從他們對民營企業的調研中發現,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包括項目收益率偏低、投資週期長、退出機制缺乏等。
而星景資本總裁溫曉東坦言,杭紹臺高鐵項目推進過程中可能的風險點在於,它不僅涉及到股權合作、回報平衡、項目運營、合作期滿移交、沿線政府投入補償等技術性問題,還包括推進鐵路資産資本化經營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種種挑戰。”
那麼,PPP模式的前景如何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在記者會上説:“現在我們進一步加大支持PPP模式的力度,一是希望通過政府和民營企業的合作,使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的領域,第二是能夠對未來有更加清晰的判斷,第三是可以加強學習交流,相互借鑒管理經驗。”
(原標題:我國首條民資控股高鐵引發兩會關注,民資如何玩轉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