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廣東僑界人文學會會長李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副主委陳怡霓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思恩):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建設是全國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委員們從各自領域對“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僑界人文學會會長李崴表示,工匠精神與“一帶一路”建設密切相關,工匠精神的養成與傳承是一個系統工程。
李克強總理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後,今年又再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並且明確提出“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對此,李崴認為,工匠精神應該從三個方面去理解:第一是人才;第二是品牌,而品牌體現的就是品質;第三就是精神,包括了誠信、團結、互助、創新等,“那麼這三個方面其實跟‘一帶一路’都有很密切的關係。‘一帶一路’,實際上在廣東現在很多都在做了,就是企業走出去。企業走出去,你要在外面去建設,你的産品走出去,這個就牽扯到你建設的品質。比如説修的鐵路,你修的橋梁的品質,必須是要過得硬的,這就必須要精益求精。産品要出去,你必須有品牌,有品質。這個就是最簡單的一個工匠精神。再有一個,這‘一帶一路’不單只是走出去的,也有引進來的。對我們國家來説,也是要把高品質的技術和高品質的人才引進來。這些也可以説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李崴認為,工匠精神的養成和傳承,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是教育,比如中專、職業學校、大學,培養人才不單是讓人只懂得這門技術,還需要培養人追求精益求精的品性;從美學上、藝術上,都需要錘鍊。從社會環境來説,誠信,團結,互助,創新等等,都可以包含在工匠精神之中。因此他呼籲全民培養工匠精神。
今年,致公黨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中,關於加快推進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的提案引起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副主委陳怡霓表示,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分佈著約4000萬華僑華人,在推進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中,要充分發揮華僑華人的作用,講好“中醫藥的故事”,“好多國家,現在可能針灸更加深入人心一些。但是中藥,有一些國家用西方循證醫學的方法,認為你説中醫藥好,那能不能用西醫的方法證明,有實例,有數據讓他們認可中醫藥,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在我們熱議這個‘一帶一路’建設中,華僑華人能發揮什麼作用的時候,大家都説華僑華人有非常獨特的作用。因為他們熟悉當地的文化,熟悉當地的這個風俗習慣,社會管理,法律法規。那麼怎麼樣把我們希望能夠互利共贏的一些東西推出去,讓當地的老百姓真的認為這就是互利共贏的,他們能夠幫我們,就是當地的華僑華人知道的更多,知道我們怎麼講好這個故事,怎麼樣把我們的互利共贏的東西讓對方來理解這是互利共贏的,他們會講的更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介紹,今年他的提案是建議國家設立“一帶一路”中國國際文學獎,“我們中國很多人渴望諾貝爾文學獎,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國際獎,唯獨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沒有國際獎,因此我們中國作家都渴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我今年提案就是建議國家設立“一帶一路”中國國際文學獎。為什麼設立這個獎?一方面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國際獎,另一方面是我們國家推出了‘一帶一路’這個偉大的戰略,在世界影響越來越大。我們需要有這樣一個人文精神與世界溝通,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已經第二位了,我們還在發展,但是中國的人文思想,五千年來我們留下了那麼寶貴的精神財富,世界上未必都了解我們。因此我提議中國設立一個中國國際文學獎,名字就叫‘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