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全民買房觀念的改變需要更多拓寬投資渠道

2017-03-22 10:38:5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3月21日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買住房的居民佔比為22.9%,較上季提高2.8 個百分點。22.9%的居民購房意願比例,創下2003年有統計數據公佈以來的最高值(個別季度未公佈)。這是居民購房意願連續四個季度出現提升(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居民購房意願分別為15.1%、16.3%和20.1%)。

  面對新一波房地産市場的“高熱”,全國主要熱點城市以及環北京的部分城市開始了新一輪的限購升級。以北京的嚴厲限購政策為標誌,房地産市場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迎來短暫的“平穩期”,但央行最新發佈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卻又一次對限購政策打臉——即使限購手段層層加碼,但是卻依舊擋不住大家買房的熱情,大多數人對未來幾年的房價走勢依然是看漲。

  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價格走勢這麼抱有信心,除了國內經濟發展的向好勢頭讓大多數人對未來不動産市場的增值保值能力非常確信之外,恐怕更多的人是對這些年來來自管理層的限購政策失去了足夠的耐心,簡而言之,大多數購房人對於限購政策“穩定房價”的政策效用已經不抱有信心,因為從2008年至今的將近10年間,雖然各地限購政策不斷加碼,甚至北上廣深等地不斷祭出提高首付比例的大殺器,但在不斷高漲的購房熱情面前,限購政策還是被尷尬打臉,灰頭土臉的被淹沒在售樓中心的一片喧囂的購房熱浪中。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形象的把限購政策比喻成是“退燒藥”,雖然能暫時退燒,但不能治病根,過不了多久,樓市這個虛胖的“病人”還是會再次發高燒。

  去病根,首先是要分析這虛胖的“病人”的高熱發病的“肌理”在哪。國內房地産市場之所以近十年虛火旺盛,恐怕還是和民間投資渠道不暢有直接關係,因為大量閒置資金沒有出口,而貨幣發行量化寬鬆的政策一直持續,這就對大多數人形成了一個投資觀念上的衝擊——必須通過購買不動産等“恒産”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而當這樣的理念通過房價十年不倒的現實“教育”傳導到每一個普通人的時候,全民買房已經不足為奇了。

  其次是地方的財政體系結構以及當前的營改增稅制改革也客觀上讓地方政府在控房價、降地價上動力不足。營改增從長遠看是好事,能夠更好的保持國民經濟的活力,發揮好企業的中流砥柱作用,但對於地方政府來説,在營改增之後如何保持地方財政收入水準不降低,恐怕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房地産長久以來作為地方政府的一個重要“錢袋子”,想讓其突然之間扔掉不用,恐怕是一件美好想像的事情,也不現實,因為現在各地各項社會事務繁多,很多都沒有相應的財政預算,再加上機關事業單位隊伍龐大,光是財政工資一項,就已經夠地方政府吃緊,所以土地財政短期內看不到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從土地中截取一部分收益來繼續“供養”地方財政肌體。

  因此,從根本上給房市降“體溫”,只能從改變全民買房預期和改革地方財政收入構成上入手。全民買房觀念的改變需要更多的拓寬投資渠道,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實業,而不是樹立起買房比辦實業強百倍的觀感印象;而地方財稅制度的改革以及財政收入支出結構的改革則更是一項長期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當前的限購政策一方面是為了降“體溫”,另一方面也是為改革贏得時間,但必須要確立一個共識,即靠限購不能徹底去病灶,必須拿出徹底去房市頑疾的真招才能去掉這持續了十年之久的房市虛火。(作者:王庭)

標簽:管窺天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