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暴力趕客致其受傷 律師界:美聯航吃官司或面臨高額賠償

2017-04-12 18:25: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高飛 何雨陽):這兩天,美聯航因為機票超售將一名亞裔乘客粗暴地趕下飛機的事件成為各大媒體的焦點新聞。目前,這名乘客仍在住院治療,且已經聘請了律師準備提起訴訟。而風口浪尖上的美聯航因為各方輿論的譴責而備受煎熬,其聲譽和股價都已嚴重受損。來自美國律師界的一些觀點認為,一旦這件事走上司法程式,對美聯航來説將無異於“自殺”,美聯航或將為此承擔高額的賠償。

  受傷亞裔乘客已聘請律師

  隨著美聯航暴力趕客事件的不斷發酵,受傷乘客的背景也逐漸在媒體的報道中清晰起來。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多家外媒報道,根據相關文件顯示,受傷的這名老人是亞裔,名為大衛•道(David Dao),出生於越南,隨後移民至美國,成為了一名胸腔內科醫師。

大衛•道及其妻子,與他們的一個外孫女

  目前,大衛•道仍在芝加哥的醫院接受治療,他的家人聘請了兩名業內有名的律師,準備訴諸法律手段維護權益。一名律師叫斯蒂芬▪格蘭(Stephen Golan),專業領域是公司法;另一名律師叫托馬斯▪德梅特裏奧(Thomas Demetrio),專業領域是航空管理法。

  4月11日,大衛•道通過兩名律師發佈了一份聲明,聲明稱目前大衛•道仍在醫院接受治療,他和家人感謝外界對他的關注、同情和支持。雖然聲明未提及起訴的事,但是有分析認為,律師的出面意味著傷者將通過法律渠道追究美聯航對其施暴的責任,以及美聯航強制要求其下機從而給其工作人員讓位這一做法的合理性。

  美國律師:航空公司不能隨意趕人下飛機

  輿論認為,芝加哥機場安保人員強制拖拽乘客下機的做法,存在執法不當的錯誤。記者從多方了解到,美國律師界的很多觀點也都認為,航空公司無權拖拽乘客下機。

  前聯邦檢察官麥克•威爾斯( Michael Wildes)説,“我認為航空公司無權粗暴對待乘客。該乘客可以就此起訴美聯航,而且曾被美聯航如此不尊重的乘客可以發起集體訴訟。美聯航的聲譽已經嚴重受損了。”威爾斯還指出,美聯航將自己的工作人員置於乘客之前,這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即便需要乘客推遲行程,也應該給予乘客尊重。美聯航的做法已經令公眾失去了對它的信任。

  律師艾伯特(Ylber Albert Dauti)認為,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説,只有在理由充分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才有權將乘客從飛機上驅逐,比如乘客有暴力行為或者危及到其他乘客的安全。但在這起事件中不存在這些問題,美聯航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

  紐約市律師蘭迪•澤林(Randy Zelin)稱,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後,如果這個事件走上司法程式,對陪審團來説將是“侮辱”,而對航空公司來説無異於“自殺行為”。

  一旦打官司,美聯航或面臨鉅額賠償

  為了清楚地了解美聯航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記者採訪了洛杉磯華裔律師華強。

  華強表示,美聯航沒有權利拖拽乘客。美聯航自己有規定,如果登機以前就發現有機票超售情況,可以拒絕乘客登機。當然,需要跟乘客商量,讓乘客自願放棄,一般是通過給予物質補償的方式來呼籲乘客自願放棄。如果還是沒有乘客自願放棄的話,美聯航可以通過登機時間的先後順序來篩選乘客,拒絕他們登機,並且給予被拒絕登機的乘客200%至400%的票價補償。

  但是乘客一旦登機,航空公司是不能隨意趕人下飛機的,強制拖拽更是不應該,除非是乘客醉酒鬧事,或者出現機票有假等情況。顯然,這位亞裔乘客並不屬於這種情況。

  華強認為,此次事件中,美聯航應該通過提高物質補償來呼籲乘客自願放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肯定有乘客是不趕時間的。

  另外,美聯航還規定,如果出現超售情況,要安排乘客搭乘不晚于原定起飛時間2小時內的航班,並且賠償乘客2倍的票款,但是以650美元為上限;晚于2個小時的情況下,賠償翻倍,但是以1300美元為上限。“其實美聯航完全可以安排這位亞裔乘客搭乘其他航空公司2個小時內的航班走,並且給予相應的票價補償即可,這樣不影響他上班。現在一旦打官司,美聯航要賠償的金額可就不止這些了。”

  華裔律師:傷者告倒美聯航的勝算幾乎是100%

  華強説,她發現此次事件幾乎被所有華裔群體刷屏,對美聯航産生的影響極其惡劣,大家都在呼籲抵制美聯航,美聯航的損失反而更大。

  “可以肯定的是,美聯航將給予這名亞裔乘客機票款賠償,而且該乘客可以就身體受傷、受到侮辱等方面提出更多賠償。一旦進入司法程式,我認為這名乘客的勝算幾乎是100%,因為他領到了登機證,已經登機,也沒做什麼違法的事情,超售也不是他造成的,他有權不放棄自己的座位。”華強介紹説。

美聯航航班(資料圖)

  事件發生後,美聯航公司的股票11號就下跌了3%,公司市值蒸發了逾6億美元。但美聯航將面對的損失遠比財政損失嚴重的多。在社交網站推特上,“抵制美聯航”、“拒絕乘坐美聯航”等標簽迅速走紅,不少網友或分享自己乘坐美聯航的負面體驗,或直接貼出截圖顯示已退訂美聯航機票,更有網友宣佈以後絕不乘坐美聯航的飛機。

  明州華人協會會長白中奇告訴記者,根據他自己的乘坐經歷,他覺得這幾年美聯航的服務越來越差,行李運輸尤其差勁,親眼見過他們摔行李。他自己曾有過兩次不愉快的經歷,行李包被托運壞了,導致裏面的東西丟失。但是只有一次美聯航對他的行李箱給予1100元人民幣的賠償,而且丟失的物件沒有賠償,因為要求他出具丟失物件的原始發票,理賠過程很費事,且態度特別不好。另外一次則直接沒有任何賠償。

  “發生在這名亞裔乘客身上的事,説不定哪天就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必須抵制這樣的行為。現在抗議多了,美聯航CEO已經第二次道歉了,他們股票也跌了。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勇於發聲。站出來,就是力量!”白中奇告訴記者,他們現在給美聯航起名叫“沒臉航”,他覺得一致的抵制和抗議很有必要。

  事件回顧:

  當地時間4月9日,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飛往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一架航班聲稱因超員無法正常起飛,要求4名乘客下機將座位讓給其工作人員,其中一名69歲的亞裔乘客因拒絕而被機場安保人員強行拖下飛機,拖拽過程中致其流血受傷。

4月9日,亞裔乘客因拒絕而被機場安保人員強行拖下飛機

  4月10日,美聯航CEO穆尼奧斯出面致歉,道歉內容為“需重新安置乘客”,並未表達對被拖拽乘客的歉意。隨後,穆尼奧斯致員工的內部信被披露,信中穆尼奧斯鼓勵員工驅逐乘客的行為,並將錯誤和責任推給受傷乘客和安保人員。穆尼奧斯的態度引發眾怒。

  4月11日,美聯航CEO再次發表致歉信,對在航班上發生的事件感到不安,向遭遇強迫下機的乘客和機上所有乘客致歉,稱“沒有人應該被如此對待”,該公司將“承擔全部責任”,並將“努力彌補這個錯誤”。穆尼奧斯承諾將對此事進行詳細調查,並在4月30日前公佈調查結果。

  4月11日,美聯航發言人喬納森•格林説,選擇這4名乘客是基於公司運輸合同的一套綜合準則,其中包括“飛行常客”地位、機票類型、辦理登機手續時間等多項元素。但有人質疑,這套綜合準則如此複雜,這一航班當時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執行這套準則以抽取乘客。

  4月11日,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就美聯航暴力驅逐乘客下機表態稱,這一事件“令人困擾”。美國交通部已經宣佈將調查此事,一些美國國會議員也呼籲聯邦政府進行更徹底的調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