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外學者聚首英國研討海上絲綢之路對歐亞的挑戰與機遇

2017-05-05 08:49:3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研討會現場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敖丹娜):當地時間5月4日至5日,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和中國南海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歐亞的挑戰與機遇”國際研討會在英國普雷斯頓市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海上互聯互通”、“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環境保護”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來自葡萄牙的學者瓦斯科·溫伯格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他有關“海上絲綢之路對地區合作影響”的研究成果。他説,目前歐洲很多海洋及法律方面的學者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興趣很濃,海洋合作對於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將發揮重要作用。他説:“中國倡導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針對周邊地區,而是將推動全球範圍內的人員交流、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和發展,這不僅是在中國及周邊地區層面上,而是全球層面上。這也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歐洲學者對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並進行研究的原因所在。”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表示,根據2015年國家頒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同絲綢之路經濟帶相比,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滯後了一些,主要原因還是南海爭議影響了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的政治互信。他希望通過舉辦這次國際研討會,發揮英國作為海洋大國和世界重要經濟體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加快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研討會。

  吳士存説:“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對歐洲國家的機遇在哪?中國作為倡導國家面臨的挑戰有哪些?不能説沒有挑戰,會有很多挑戰,包括航行安全問題、海上爭議問題、沿線國家的安全問題等,這都是未來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必須要面對,也必須要化解的。”

  具體談到航行安全問題時,吳士存強調,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要克服非傳統安全領域對航行安全的挑戰。他説:“中國商品要經印度洋、到地中海再進入歐洲,或者經印度洋、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這都要確保航行安全,比如要考慮索馬裡海盜的影響。非傳統安全領域影響航行安全,如何打消航行安全的疑慮、消除影響航行安全的因素,有助於順利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研討會上,來自英國、丹麥、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學者也圍繞海上航行權力、海洋環境保護等問題分享了研究成果。

標簽: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