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青海篇】青海:“四個轉變”凝人心,生態經濟展新姿

2017-05-24 20:18:14|來源:人民網|編輯:靳松

(圖片來源:西寧市林業局)

  江河源頭、幅員遼闊、草原廣袤、民族眾多……這是大美青海的生動注腳,更是助力青海騰飛的不竭動力;

  乾旱高寒、山大溝深、經濟小省、人口小省……這是青海高原留給人們的刻板印象,也是制約全面發展的瓶頸所在。

  如何在全國一盤棋的戰略思維中找到青海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去年12月19日,剛剛履新半年的青海省委書記王國生首次提出了“四個轉變”。

  即: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從人口小省向民族團結進步大省的轉變,從研究地方發展戰略向融入國家戰略的轉變,從農牧民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産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

  青海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本網深入青海各地調研採訪,高原生機勃勃,各族群眾正奮力推進“四個轉變”,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

  “生態優先”: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春季,一場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在青海高原展開。在一片片荒灘荒坡上,人們播灑著綠色的希望。“ ‘十三五’時期,每年要完成近400萬畝的植樹綠化任務。”省委書記王國生要求,“抓住有利時機加快國土綠化,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強省,首要責任是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此,青海不僅種綠護綠,更是用“好制度守護好山水”,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消對三江源地區的GDP考核,出臺《青海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方案》,成為了全國首個明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設計圖”的省份,並逐步構建成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青海湖流域和祁連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重大工程的持續推進,以三江源為屏障、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帶、青海湖草原濕地為骨架的“一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已基本呈現,青海的濕地面積躍居全國第一,“生態大省”“生態強省”呼之欲出。

  “青海資源富集但生態脆弱,通過環境保護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使環保與經濟實現融合平衡,綠色轉型升級正在轉化為現實發展優勢,青海快速行走在建設‘生態強省'的路上。”青海省環保廳廳長楊汝坤説。

  今年一季度,青海新興産業迎來“開門紅”,新材料、生物産業投資分別增長48.8%和12.5%,光纖光纜製造、鋰離子電池製造等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32.6%,青海的經濟結構正在不斷變“輕”變“綠”。

  摘得西北省會城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桂冠的西寧市,正以“生態優先、發展率先”的責任擔當,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大力發展多晶硅生産、蟲草枸杞精深加工等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物醫藥産業。

  坐擁“聚寶盆”的海西州,建成了全國面積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項目,鹽湖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産業也加快改造升級步伐,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穩步推進。

  “同心同德”:“民族團結之花”更加絢麗

  “等我去世了以後,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在草原上。因為草原是我的家,我離不開草原。”這句話,是一位名叫張文淍的漢族老人對藏族“兒子”羅加扎特的臨終囑託。

  1984年,60歲的張文淍老人從河南老家流落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草原,靠拾荒度日。牧民羅加扎特和父親在一個破窯洞裏發現了正在生病的張文淍。

  父子倆二話沒説,救治並收留了他。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收留,就是整整28年。二十八年如一日的付出,讓這段“藏漢一家親”的佳話永遠留在了青海湖畔。

  羅加扎特的事跡在青海並不是孤例,青海涌現出了張桂蘭、唐海普、廉福章等一批先進典型,生動詮釋了“民族一家親”的民意基礎和社會氛圍。

  青海是全國多元一體的典型省份和民族地區,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典型縮影和窗口,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的近一半,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面積佔到全省總面積的98%。同時,青海五大宗教俱全,是典型的民族宗教工作大省。

  海西州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民族問題的金鑰匙,以經濟發展夯實物質基礎,增進民生福祉。就在今年2月,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實現脫貧“清零”,各民族群眾離實現了攜手奔向小康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浴火重生”後的玉樹市,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的帶動下,從強化便民服務和社會治理方面入手,打造藏區智慧化管理與和諧穩定“兩個樣板城市”,以實現更高的城市化服務管理水準,鞏固放大災後重建的成果。

  正如玉樹市委書記蔡成勇説:“如果災後重建是一場戰爭,管理好運營好發展好新城市則是一場戰役。如何加快發展,讓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既是一次趕考,也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嶄新課題。”

  青海正按照實現“四個突破”、樹立“六個品牌”、實施“六同工程”,著力解決影響民族團結穩定的深層次問題,加快民族地區脫貧步伐,形成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的強大合力。

  “國家倡議”:主動融入激發青海新動能

  伴著一聲悠長的火車汽笛聲,青藏高原首趟中歐班列緩緩從西寧市雙寨鐵路物流中心出發,滿載著44個集裝箱的高原特色産品,向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比利時安特衛普駛去。

  青海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倡議,走出去,引進來正在成為潮流。去年中國最大的土耳其商城在西寧開門迎客,青海龐大的多民族市場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瞅準的商機。

  主動融入,互聯互通更通達。依託國家已有及在建的鐵路、航空線路,青海優化“兩橫三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立體交通網絡打通大通道,構建大樞紐,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西寧和格爾木兩個中心城市,也將成為向西開放的綜合樞紐和重要支撐點。

  地處穩疆固藏戰略支點的格爾木市,正發揮著內陸連接西亞、南亞的橋梁紐帶作用。“格爾木正加強與周邊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産業交融、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逐步打造現代交通物流‘新起點'、産業承轉‘核心區'、經貿合作‘大通道'和文化旅遊‘共同體'”。格爾木市委書記王勇説。

  形成合力,新型城鎮化更上臺階。蘭州—西寧城市群建設步伐一日千里,青海東部城市群“組團”與國家城市群發展親密對接,大産業、大生態、大民生、大交通、大信息、大物流、大旅遊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西寧正積極對接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蘭西經濟區等發展戰略,打造三大經濟增長極和三條千億元經濟增長帶,西寧至周邊的1小時産業圈、物流圈、旅遊圈、生態圈,也將帶動海東與西寧協同互補發展。”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説。

  抓住機遇,特色産業有潛力。青海積極融入國家能源革命戰略體系,以打造“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推動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省建設;把園區作為循環化改造的主陣地,支持國家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推進企業循環式發展;“農業基地”海東市以建設青藏高原首個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為契機,晉陞我國信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

(圖片來源:青海省農牧廳)

  “三生共贏”:煥發大美草原無限生機

  在三江源生態保護核心區的黃南州澤庫縣拉格日村,延續千年的傳統粗放的放牧方式在這片草原上已成為歷史。

  “拉格日村建起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牧民把牛羊、草地等生産資料作價入股,以草定畜核減多餘的牲畜,牧民社員分工分業,收益按股分紅,走組織化、集約化、市場化、草蓄平衡的發展道路。”澤庫縣副縣長周先加説

  如今,牛羊不再追求數量而更重品質,科學合理的放牧,也讓有限的草場得以休養生息。最高興的還要數牧民們,全家人不用都圍著牛羊轉,國家有草原獎補,合作社有年底分紅,富餘的勞動力還能外出打工增收。

  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5億多畝的草場承載著生態重任,也關乎著牧民們的生存。面對日漸緊張的人、畜、草矛盾,2008年青海率先在全國邁出了“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探索步伐。2014年,青海晉陞為全國唯一一個“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

  “試驗區以轉變草地畜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創新發展機制為重點,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切入點,最終要實現草原保護、牧業增效和牧民增收的目標。”青海省農牧廳副廳長孫文龍説。

  青海構建了草地生態畜牧業集約化經營、草畜聯動等6大機制,創新草地生態畜牧業股份合作制、草地生態保護與建設等3種發展模式,農牧區生態、生産、生活“三生共贏”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截至去年底,青海全省已建立了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入社牧戶11.5萬戶,畜牧草場的集約率均超過66%,100個試點合作社社員人均收入10362元,比六州農牧民平均水準還高出21.63%。

  行走大美青海,“四個轉變”正激蕩迴響,“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建軍説,“我們用‘四個轉變’唱響了‘發展與穩定、經濟與生態、地方與國家、人口與民族’這個青海現階段的主旋律,把準了青海發展的脈絡,明確了青海發展的方向,已成為全省上下新的內生動力。”(何聰 王浩 楊陽)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