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開放的內地擴大了香港電影人的世界

2017-06-06 13:17:5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丁一鳴 劉志敏):提到電影,香港電影一定會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佔有一席之地。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典的港産片,到新世紀越來越蓬勃的合拍片,許多香港電影的名字耳熟能詳,更陪伴很多人走過了青春歲月。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週年之際,記者專訪到在香港電影界縱橫數十年、現任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立法會文化界議員的馬逢國,請他講述回歸以來香港電影走過的道路。

  採訪團隊在香港立法會大樓裏採訪到了馬逢國議員。雖然頂著議員頭銜,但出身電影界的馬逢國仍是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這一功能組別的立法代表。馬逢國曾經是銀都的負責人之一,監製過《最後的貴族》《秋菊打官司》等著名電影,回歸後選擇進入政界服務,但仍偏重於電影界。

  他回憶在回歸之初,恰逢電影界因技術革命而面臨轉型,DVD等載體在世紀之交興起,但法制一時之間跟不上科技進步,導致盜版蜂起,香港影業因而下滑。幸虧內地市場飛速發展,給了香港影人以機會,香港影業遂在本世紀初逐漸復蘇。他説:“這個回升和大環境的改變有關係。第一就是內地市場的興起,從2006年開始,那時內地市場、整個國家的總票房也才十個億左右的人民幣,到今天已經快接近600億了。在整個過程裏面,其實香港電影一直都有參與其中。由於內地市場的崛起,所以吸收、吸引了一大批香港的製作精英。”

  內地市場和資本的開放,促成了新世紀合拍片時代的來臨。在馬逢國看來,這就像是突然為香港本地的影人影業打開了一扇門,使得他們從前無法想像的電影拍攝製作之夢,可以成為現實。他説:“以前內地市場沒有開放的時候,香港的創作人、電影工作者的目標只能鎖定本土的700萬人市場和海外華人市場,個別動作題材有國際市場。內地市場開放之後,通過合拍,對很多電影人來説,一下子創作空間大了很多,市場也大了很多。以前不可思議的預算,現在動不動就能達到一個億、兩個億,對香港電影人來説,過去是不可想像的,現在都有機會了。以前只能構思但是拍不了的大片,現在都能拍了。”

  內地給了香港機會,同樣,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窗口和平臺,也能夠給內地影人影業以寶貴的機會。每年香港舉辦電影節、影視産業交易會,內地的産品、人才、資本的參與程度都在不斷加大。馬逢國認為,越來越多有膽識的內地影人影業已經在進入香港,而香港也能為內地的影人影業提供靈活開放的新環境。他説:“其實我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靈活的市場,無論是電影的投融資,還是電影的製作、創作,真的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環境,內地的同行,現在其實越來越多了,利用香港這個地方,使用香港的創作人,甚至利用香港創作人去製作一些香港題材的電影,然後再回輸到內地去,作為特色電影,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動這個腦筋。所以香港如果經營得好,是真的有機會成為中國一個很有特色的電影投融資和生産地。”

  合拍片時代來臨之後,有一些聲音擔心,香港本地的電影産業會逐漸沒落,大家都北上淘金,有誠意的本地製作就無人問津。馬逢國承認香港本地電影産業曾有過“人才掏空”的跡象,但近年來隨著特區政府的大力扶持,資助培養了一批新的、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電影人,使本地電影業恢復了上升軌道。他説:“我覺得現在是一個很好的狀態。原來我最擔心的就是年輕一代能不能接上班,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歷史轉接時期。但拿去年的數字來看,香港一共有28位新導演,都是年輕導演,都能開拍他們的第一部電影,這個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特別是五六十部電影裏面有超過一半是新導演(拍攝),我覺得這一批年輕人都充滿創意,有很強的創作慾望,他們也善於掌握電影的技術。”

  香港是一個南來北往、國際國內的交匯中轉站,在電影界尤其如此。馬逢國認為,處在這樣一個位置的香港電影,未來也應當走出一條五彩繽紛的跨文化之路。他説:“如何發揮香港電影人的創意,不受約束地創意無限,也掌握一些外國的、西方的文化、西方觀眾的口味,然後把這個挪移到整個中國的龐大的市場、包括香港的市場,拍出一個有香港特色、有傳統中國特色、又能為所有觀眾、包括國際觀眾都能接受的電影,能不能把這個作為我們的目標、事業,做出一些貢獻,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應該是很有作為的。”

  在馬逢國看來,無論是香港影人北上、內地影業南下,還是香港本地電影發展,之間都不矛盾。回歸之後,北上的不斷適應制度要求、觀眾口味,到今天已經日漸成熟;南下的不斷開拓進取、尋找市場,到今天也為産業打開了通往國際的一扇窗;而本地的樹苗已在成長,勢將長成新一代的森林。未來香港電影視野寬博、平臺廣闊,只要保持開放心態,必能走出更新、更寬的前路。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