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四年三訪“一帶一路”首倡之地?
央視網消息:2017年6月7日傍晚,夜幕旖旎、華燈初上,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一次到訪哈薩克斯坦。
4年來,這已經是習近平主席第3次到訪哈薩克斯坦:從2013年9月,他首次到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2015年5月對哈薩克斯坦進行“擁抱式”訪問,中哈兩國的關係不斷鞏固、深化。
哈薩克斯坦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它究竟有怎樣的“魔力”讓習主席如此挂懷?除了兩國之間深刻雋永的傳統友誼,哈薩克斯坦對中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中亞地區的穩定之“錨”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內政治穩定,民族關係和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了公認的中亞穩定之“錨”。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這個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逐漸走進世界人民的視野。
從地理位置看,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大陸接合部,是貫通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樞紐,也是中國通往歐洲最快捷的陸上通道。正如納扎爾巴耶夫所説:“哈薩克斯坦佔據著中心地理位置,保障著歐洲與亞洲的聯繫。”
用歷史的眼光看,納扎爾巴耶夫廣交朋友的平衡外交政策,不僅讓哈薩克斯坦贏得了廣泛的朋友,也為其他國家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對於中國而言,中哈兩國不存在領土爭議,這得益於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立即與中國劃定了邊界,為以後兩國親密合作掃清了障礙。
從發展潛力看,哈薩克斯坦能源豐富,市場培育空間大。據了解,哈石油探明儲量39億噸,佔中亞第一;天然氣儲量3.9萬億方,在中亞僅次於土庫曼斯坦。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有望獲得近一半的裏海石油儲備和三分之一的天然氣儲備。裏海的油氣儲量潛力更被譽為“第二個波斯灣”。這都為中哈兩國的經濟合作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千百年來,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中哈兩國人民共同譜寫出千古傳頌的友好篇章。2000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的示範之地
五月仲夏,萬物繁盛。在驕陽似火的霍爾果斯口岸,來自中國連雲港的貨運班列停靠在口岸貨場,等待查驗後出境。
這裡,是“鋼鐵駝隊”出境前的最後一站。繼續西行,將進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延伸出去的第一個國家:哈薩克斯坦。
“一帶一路”將世界幾乎四分之三的人口聯繫團結在了一起,開創了跨境交流、投資和企業合作的全新體系。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曾説道:“總體而言,‘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21世紀最大的發展規劃之一。”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到訪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此,哈方對中國方案不斷回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
2014年5月,納扎爾巴耶夫訪華,兩國元首共同出席了中哈連雲港物流場站項目遠程投産儀式,簽署了總額逾100億美元的合作項目文件。2015年3月26日至28日,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訪華,中哈簽署加強産能與投資合作備忘錄,以及項目總金額達236億美元的33份文件。
2016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杭州出席"G20"峰會期間,中哈雙方簽署了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新經濟政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的合作計劃。這一計劃涵蓋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等多個領域。
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再次來到北京,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言獻策,為中國方案振臂吶喊。可以説,無論是從速度、規模和成效來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合作都堪為表率。
中哈攜手擘畫和平發展新途徑
一次次穿越歷史的“鑿空之旅”,一列列跨越空間的“鋼鐵駝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了席捲全球政學商各界的熱點話題,這是一個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中國方案,它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新型國際關係的最佳典範。
中國一貫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中國是上合組織的誕生地,此番中國接任輪值主席國,將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成員國一起攜手共進,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方案。
當前國際形勢紛繁複雜,不穩定因素日趨增多,“三股勢力”“去全球化”“零和博弈”的思想暗潮涌動。反觀中國與中亞,特別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緊扣“一帶一路”合作契機,不斷深化友誼,不斷促進合作,成就斐然令世界矚目。
4年前,習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講述的兩則故事猶在耳畔:為中國患者無私獻血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跨越半個世紀在哈薩克斯坦尋找母親的中國老人都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見證。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都處在發展關鍵階段,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加快自身發展、實現民族復興方面,雙方擁有同樣夢想和信念。中國夢和中亞各國的夢,在這裡相遇,在這裡交集。
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夢想讓中哈兩國人民緊密連接在一起,兩國人民正同心築夢、並肩追夢、攜手圓夢。(文/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