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珍:有信心有能力創造從“高原”到“高峰”的作品

2017-10-20 16:08:32|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10月20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集體採訪活動,主題為“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圖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新華網 陳傑攝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 十九大新聞中心10月20日下午三點在梅地亞中心二樓新聞發佈廳舉行集體採訪,邀請文化、藝術領域代表談文化發展開創新局面。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回答記者提問。

  光明日報記者: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攀登藝術高峰成為了文藝界的共識。請問宋寶珍代表,從話劇領域來看,這幾年是否出現了您期待的作品?您喜歡的作品?另外,創作如何實現既具備思想性,又能讓大眾喜聞樂見?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

  話劇我先來解釋一下,它是伴隨著中國近代、現代歷史文化變革所産生的一種新型舞臺藝術樣式。到目前為止,今年正好是它的110週年。話劇在長期發展當中,積累了自己的優秀傳統,也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之後,廣大戲劇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已經成為一種風氣。比如説中國國家話劇院的一位年輕編導,他曾經近20次去西藏,為了創作一台反映西藏地區人民生活的戲劇。在西藏,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點情況,他完全不會藏語,但是走到一家藏族人家,僅憑著溫暖的、友善的目光,他們就進行了心靈的交流,而且很好。

  現在廣大戲劇工作者深入生活成為一種風氣,很多人紮根基層。目前來講,我們不僅一些國有的話劇院團創作出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作品,比如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他們都有多部優秀作品,而且一些邊遠省區,比如雲貴川地區,以前話劇演出比較少,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資助的力度加大,這些邊遠省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戲劇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出現了可喜的進步。

  我覺得在歷史上,中國話劇曾經有過經典的作品,比如説曹禺先生的劇作《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等等,比如老舍先生的劇作《茶館》。《茶館》曾經在80年代在歐洲巡演,被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在新時期,我們也曾經出現過一系列的優秀作品,比如説《桑樹坪紀事》等等。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之後,我們出現了一些很有內涵、很有經典潛質的優秀文藝作品,我對將來我們在中國話劇舞臺上産生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偉大的史詩性作品很有信心。我覺得我們的優秀戲劇作品應當具備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這樣三個條件。在指導思想上,我們必須堅定地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

  在體裁上,如果把時代生活比喻成一條滔滔的大江大河,那文藝工作者就是要從生活的河床裏撈起那些最有分量、最有含量、最有溫度、最有品質的生活素材。在這樣的素材基礎上加工完善整理,譜寫出很好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中國的核心價值觀。

  還有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也是一部好作品所必須具有的條件。近年來,話劇特別強調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與觀眾共同創造。好的藝術作品需要有好的觀眾,需要有好的發展環境,我們面臨著歷史上最好的話劇發展時期,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創造出從文藝“高原”向文藝“高峰”邁進的作品,我很有信心。謝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