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委員並參加組聯會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中國共産黨的全面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必將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取得新突破,達到新境界。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源自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天下為公、相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政治文化,契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取向和行為方式。文化是歷史的積澱,任何社會都不可能脫離它所處社會文化的土壤。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大量民主協商的傳統,這種傳統追求的是和諧而不是衝突;是合作而不是競爭;是説理而不是蠻橫;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個人主義。這些文化使得人們很難接受推崇競爭和對立的選舉民主,這為我國以民主協商為突破口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土壤。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與我國許多現行制度相契合,已經深入到國家行政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長期以來,在我國不同領域的諸多制度設計都為協商民主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政治協商制度的設計就是不僅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並且就決策執行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因而,政治協商最寶貴的精神,是不同政黨及團體之間的共信互信、互相合作。不僅如此,基層社會自治領域的村(居)會議、村(居)代表會議、民主懇談、社區論壇、企業內職工會議等制度設計,又為公民參與公共問題的協商提供了論壇。而民主聽證會、民主懇談會、領導接待制度、市民直通車等為政府與社會的協商對話、討論合作提供了平臺。上述程式合理、環節完整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保證了協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也有力説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做樣子的,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個方面的,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級的。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有效降低了現代社會的分離主義風險。任何國家,要順利推進現代化進程,都需要政治秩序的穩定。亨廷頓認為在後發展國家現代化過程中,伴隨著政治參與的擴大,必然帶來不穩定。但是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這種參與是公民和平、理性的參與,參與程度越深,社會就越和諧穩定,這從根本上有別於西方社會選舉政治下對抗性的參與所造成的動蕩。在西方,大規模的選舉很容易帶來國家的和社會的分裂,甚至一些後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過程中也出現了分離主義。這種風險在中國是必須避免的。通過大力推進民主協商的實踐,能夠促進各民族之間相互理解,把少數族群吸收到協商過程中來,以公正和包容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因此,通過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協商,不斷增加人們的公共參與,提高決策品質、增強相互信任、提升民主素養,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途徑。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産黨實現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個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産黨把堅持群眾路線、保持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作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行為準則,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為了實現這一使命,中國共産黨同時又要是一個“商量型政黨”,必須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繫,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多和群眾商量,接受人民的監督。唯有如此,才可以廣泛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獲得實現使命的執政能力。
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既堅持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又發揮了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既堅持了人民主體地位,又貫徹了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原則;既堅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則,又貫徹了團結和諧的要求。可以説,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豐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內涵,彰顯了人民民主的真諦。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