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陸良縣城,只有在城中心才看得到現代建築,縣城周圍都是老房子,甚至還有荒地。現在不同了,整個縣城都是現代化建築。”陳海波指著電腦上珍藏的照片説。
陳海波,一名攝影愛好者。十年來,他堅持用鏡頭記錄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城建設的點點滴滴,在上萬張攝影作品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陸良縣城從荒地到高樓林立、從破舊到現代化、從“臟亂差”到整潔有序的發展變化過程。
欣欣向榮的陸良縣城
老區改造加速推進 舊貌換新顏
走進地處陸良縣城中心區域的西華路,車水馬龍,繁華氣息撲面而來。十年前,這條路還是無處下腳的“泥塘”。“這條路過去是土路,大概只有6米寬,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塵土飛揚,土屋殘墻,垃圾橫飛……”原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高玉翠説。
燈光璀璨的陸良縣城夜景
為破解縣城建設難題,在陸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下,環城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作為,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贏得群眾支持。“經過努力,終於完成了拆遷任務,現在這條路寬闊平坦,環境宜人,老百姓也都住上新房啦!”高玉翠欣喜地説。
陸良以人為本加快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進度,目前,已改造老舊小區68個,完成西門片區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在實施同樂市場片區、串橋片區、城南片區的舊城改造工程。
市政建設穩步發展 居民獲得感增強
雨過天晴,幸福公園草木蔥蘢、生機盎然。這片供居民休閒娛樂的草地在2018年以前還是一個荒涼的沙坑。
陸良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先後投資2400萬元,把沙坑建成公園草坪,在沙坑外種植綠化苗木、修建健康步道。“我們每天晚飯後都到這裡散步,以前這裡沒有人來,現在卻熱鬧非凡,成了居民的樂園。”居民徐雲生説。
陸良爨文化雕塑
十年來,陸良不斷謀劃縣城更新項目,以“三城同創”、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為載體,主街主路亮化美化,小街小巷全面整治,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陸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資德周介紹,在園林綠化中,陸良充分利用縣城廢棄地建設節點公園、口袋公園,將“縣城傷疤”變成“縣城綠地”,先後建成山體公園、四目河公園、濱江公園等23個公園。
目前,陸良縣城建成區綠地面積629.4公頃,人均綠地面積12平方米,成為省級園林縣城。
乘勢而上 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
近年來,陸良縣委、縣政府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圍繞“麒沾馬”一體化發展定位,把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來打造,以園林縣城、美麗縣城、文明縣城等為抓手,深入推進縣城帶動戰略。
陸良新地標
目前,陸良縣城建成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縣城總人口16.02萬人。老城區以爨文化公園、圖騰商業中心為主的核心區已基本形成,新城區以滇中健康城、幸福公園為主的核心區已初具規模,其他以輕工業為主的青山工業園區、以飲食文化為主的春光路東延片區、以西橋工業物流基地為主的新型縣城輪廓逐漸顯現,活力日益增強。(文/圖 鄧賽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