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25日電(記者孫曉輝 魏聖曜)“呷呷—呷呷”,伴隨著一陣悠長的叫聲,十幾隻剛剛覓食完畢的白天鵝在濟南龍湖濕地公園上空飛過。在公園的蘆葦蕩邊,更多白天鵝漫步在龍湖淺灘,時而低頭覓食,時而引頸高歌。
“白天鵝飛來這邊過冬已有十一個年頭了。”濕地附近王家鎮村的一位村民説,這些天鵝生性警惕,如果有人趟開水域周圍的蘆葦近距離接觸它們,它們會很快飛走。
位於黃河以北的濟南龍湖濕地生態環境優良,棲息在這裡的鳥類很多,除了白天鵝,還有野鴨、白鷺等。今年2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鳥類東方白鸛也曾在龍湖濕地被拍到。
據經常到龍湖濕地拍攝鳥類的攝影愛好者宋廣興介紹,龍湖濕地的白天鵝11月份自西伯利亞而來,每天早上六七點開始在濕地覓食,八點左右集合列隊到沉沙池嬉戲玩耍,晚上再返回龍湖。“這群天鵝每日如此往復,直至春節前後離開。”
“一開始只有六七隻白天鵝,現在多的時候已有五六十隻。”據王家鎮村村支書毛群利介紹,天鵝對棲息地生態環境要求較高,一般選擇無污染、食物充足的濕地作為棲息地。
為保護天鵝棲息環境,吸引更多天鵝到此過冬,濟南北展區綜合開發管委會對龍湖濕地進行了封閉式管理,還在龍湖種植蓮藕、放養魚苗以凈化水質;增派專人加大巡查力度,每天在湖邊巡邏保護天鵝不受傷害,巡查時也會囑咐附近的村民和遊客不要傷害天鵝。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居民對天鵝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天鵝選擇龍湖濕地作為越冬地,讓龍湖成功變身“天鵝湖”。
如今的龍湖濕地不僅成為攝影愛好者們的“鳥類拍攝基地”,還吸引了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未來我們將在保護天鵝棲息地原生態的條件下,充分挖掘和利用龍湖濕地的生態資源,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環境。”濟南北展區綜合開發管委會副主任王濤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