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陜西省衛計委獲悉,從2018年起,陜西全省將按年人均70元籌資標準建立全省統一的補充醫療保障制度,與新農合併軌運行,不斷健全兜底保障長效機制。
陜西全省共救治貧困患者36.68萬人
到2017年底,陜西全省有因病致貧返貧戶26.14萬戶、78.46萬人,佔全省貧困戶總數的35.93%。我省對貧困人口實行“一降兩提三免四保障”的醫保傾斜政策,“一降”即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3000元;“兩提”即各級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門診特殊慢病年度報銷額度提高20%;“三免”即免除門診一般診療費、鄉鎮衛生院起付線、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押金;“四保障”即建立了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和補充醫療保障“四重”保障體系。縣和省市級定點醫院非合規費用分別限定在5%和8%以內,超出部分由醫院負擔。
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陜西全省共救治貧困人口患者36.68萬人,新農合報銷14.31億元,大病保險報銷1.21億元,民政醫療救助2.05億元,政府兜底1.69億元。
建立救治臺賬 基本做到大病不出縣
以縣為單位,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食管癌等11種大病的5772名貧困患者,建立救治臺賬,實行動態跟蹤銷號管理,基本做到大病不出縣,已集中救治5680人,佔98.41%。實施“光明扶貧工程”,對256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救治。
實施慢病管理,組織醫師團隊及基層人員對貧困家庭實行慢病簽約服務,已簽約服務管理36.46萬人,簽約服務率達到100%。規範管理高血壓73973人、2型糖尿病14688人、重症精神障礙21094人、結核病2365人,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99.47%、99.07% 、99.37%和98.54%。
健全重病醫療保障機制,58個縣建立了健康扶貧扶助基金,38個縣建立了補充醫療保險,動員慈善機構、企業、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共籌資5.02億元,2.75萬名重病患者享受了報銷救助。
“一站式”結算方便群眾
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陜西省于2017年7月底實現了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變被動等待為主動服務、變多頭管理為一家主導、變多次跑路為一次辦結。陜西全省建成縣、鎮級“一站式”服務窗口389個和1419個,實現了貧困戶就醫報銷“一條龍”服務、“一張單據”結算,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由86家三級醫院組派119支醫療團隊,幫扶110家貧困縣縣級醫院;218家二級醫院幫扶1634個鄉鎮衛生院;由鄉鎮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全省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組建醫療集團65個,醫共體112個,醫療協作網3個,專科聯盟21個,涵蓋基層醫療機構1600余家。為基層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2520人,培訓醫務人員3000余人次。動員基層醫務人員、公衛計生專幹與貧困人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落實健康管理和精準幫扶。(記者張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