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媽媽的手》微視頻(圖片來源 新華網)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馬淑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五言古體詩,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弦。2018年春節期間,國內眾多主流網站紛紛發起“牽媽媽的手”主題活動,億萬網民傾情參與,給在外的遊子增添了更多思家的理由。
《牽媽媽的手》微視頻(圖片來源 新華網)
春節就是回家,有媽媽的地方便是家。平時都説自己很忙,連一個煲電話粥的機會都不給媽媽預留的劉女士,在春節前夕早早結束工作,踏上回家的路程。
“我的家鄉是坐落在西北的一個小縣城,從西安出發,行程共230多公里。以前回家需要6個小時,西寶高鐵通了以後只需要2個小時。2018年的春節我格外想家,想媽媽做的手捍麵、想媽媽熬的牛骨湯,那個味道就是我整個兒時的記憶。”在西安工作的劉女士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劉女士自十八歲離家去外地求學後,已有14年沒有在家過一個完整的春節。她感慨道,這麼多年一直忙著學業、事業、家庭,唯獨忽略了父母。俗話説三十而立,看似美滿的生活背後卻虧欠了父母太多,看著父母花白的頭髮和臉上的皺紋,感嘆歲月催人老。陪伴從2018年的春節開始,結束工作、關掉手機,跟媽媽學習包餃子、熬牛骨、做手捍麵。牽著媽媽的手,走在熟悉的角落,陪她度過一個安靜、溫馨的中國年。
《牽媽媽的手》微視頻(圖片來源 新華網)
“我的新年願望就是家人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幸福。”家住西安市高新區的馬先生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馬先生自2011年從北京來到西安,這六年裏買房、結婚、生子,去年享受西安優惠政策順利落戶,也將父母從老家接過來一起住。
2018年的春節前夕馬先生母親做了一個小手術,還在恢復期,馬先生説:“春節期間我只想避開擁擠人群,牽著媽媽的手,靜靜的陪她康復。”
走在高新街頭,看看璀璨燈火,回到家,為媽媽煲湯、洗腳、剪指甲,做著自己一直想做但未曾來得及做的事情。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陪著父母老去,陪著孩子長大。感受著西安的變遷與歲月的流逝,過一個最普通,但是溫馨的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