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協委員熱議:講好西遷故事 傳承西遷精神
2018-03-08 08:44:26  |  來源:西部網  |  編輯:李妍

  62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告別繁華的上海、來到西安紮根創業,用“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建設祖國大西北。在全國兩會上,李梅、李香菊、王曉萍、張煒等七名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就建立“西遷精神”紀念館聯名提案,倡導在全社會傳承弘揚西遷精神。

  大型秦腔現代劇《大樹西遷》昨晚(3月6日)在北京梅蘭芳劇院上演,該劇講述了留洋回國女教授一家三代西遷的故事。作為提案聯名人之一,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正是這部戲的主角,她對“西遷精神”感受頗深。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哪有事業,哪有愛,哪就有家。反映了我們知識分子的一種報國情懷,一種脊梁精神。”

  作為西安交大人的全國政協委員李香菊認為,如今,“西遷精神”正在新時代催人奮進。在感到自豪的同時,新時代更需要傳承好“西遷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不僅是交大人要弘揚繼承,乃至於陜西、全國都應當向老一代科學家們(學習),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王曉萍是西遷二代,過去經常聽父輩説起支援大西北的經歷。作為提案發起人,王曉萍建議,建立“西遷精神”紀念館收藏整理與“西遷”相關的歷史資料,並通過文藝演出、文化産品開發等多種形式傳播西遷故事,弘揚西遷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曉萍:“希望能夠通過各種形式讓年輕的一代了解老一輩人是怎麼奮鬥的,有了這麼一個紀念館,就能夠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西北工業大學與西安交大一樣,60多年前從東部西遷來到西安,同樣作為西遷二代的全國政協委員、西工大黨委書記張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高校是培養青年人才的重鎮,必須致力培養德才兼備的一流拔尖人才,傳承好“西遷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西工大黨委書記張煒:“近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和各地政府在(重視)人才方面都採取了很多的措施,這些措施也對我們的學生有更多的吸引力。陜西現在創新創業的環境,我相信會有更多的畢業生能夠繼承前輩西遷精神,在西部創新創業和建功立業。”(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陳海力 李旭東 曹媛媛 秦昊)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