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戊戌年)祭祀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在張騫故里陜西省城固縣舉行(段曉蕊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4月3日上午,由陜西省漢中市張騫文化研究會和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2018(戊戌年)祭祀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在張騫故里陜西省城固縣舉行。
祭祀大典現場(段曉蕊 攝)
據介紹,本次祭祀是城固歷年規模大、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民間祭祀活動。此次活動由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暉、胡舶、杜海斌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儀軌指導,不僅回歸了祭祀傳統特色,而且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儀軌銜接上,將傳統文化的真實性與新時代文化的創新性相結合,將漢代祭禮文化與漢中民俗文化相結合,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反映了中華兒女對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景仰與緬懷,再現了漢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悉,古人的祭祀一年有三次,分別是冬至和春夏兩季的祭祀,乞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當日的祭祀儀式上,演員們復原了漢代春節祭祀情景,配合古代服飾、祭祀舞蹈及樂器伴奏,讓世人感受到了中華千年禮儀之邦的風度。鐘鳴鼓聲後,迎駕、靜鞭、行禮、鳴鐘、列陣、行進,初獻、亞獻、終獻等祭祀大禮全過程一一呈現,再現漢文化的博大精深。為緬懷張騫功績、傳承張騫精神,城固縣自1986年張騫首屆學術研討會在城固召開以後,每年清明節都在張騫紀念館舉辦隆重的民間祭祀活動。
此外,在祭祀大典期間,同步舉辦的“絲路風情”書畫展也是精彩紛呈。180幅由本土名家創作的油畫、水彩畫作品、攝影作品等展現了城固縣優美風光和人文歷史風貌,表達了華夏兒女對先賢張騫的敬仰和緬懷。結合漢中城固旅遊宣傳片播放、天漢講壇、漢中張騫與“一帶一路”文化旅遊研討會和經貿洽談會等精彩內容,為與會者呈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漢中城固文化美好畫卷。
“首次舉行這樣正式的大型祭祀大典,作為張騫後裔,我們深感驕傲自豪。我們會繼續繼承好忠於使命、敢為人先的張騫精神。”參加此次祭祀大典的張騫後裔張建華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同時,他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來到城固,了解張騫精神。
漢中城固縣,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生葬地。西元前138年和119年,張騫兩齣西域、鑿空萬里,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架起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而今“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支持。城固民眾祭祀張騫活動由來已久,已連續開展31次有組織的祭祀活動,這既是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張騫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擴大對外開放、融入“一帶一路”的有力措施,更是唱響城固好聲音、匯聚發展正能量的重要載體。
據了解,2018(戊戌年)祭祀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是2018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攝影采風活動、廣場舞展演、半程馬拉松賽等10余項系列活動同步進行,進一步擴大了“兩漢三國 真美漢中 張騫故里 絲路源點”影響力,“乘高鐵、觀花海,拜張騫、遊桔鄉”成為廣大遊客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