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開放再出發】秦漢新城功能區:集聚産業新IP 吹響改革創新號角
2018-04-15 19:00:44  |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李妍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在改革開放40週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之際,也是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週年之際,作為國家第三批批復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以青春、開放的姿態不斷探索,以創新發展模式來實現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4月12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走進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功能區。

  陜西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一年來,基於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的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秦漢新城功能區制度創新成效顯著、行政效率不斷提高、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各種新産業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加速集聚。秦漢新城正以開放融合之勢,吹響了新一輪改革創新的號角,值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週年考”,秦漢新城功能區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放管結合便利多 開放創新築高地

  秦漢新城功能區一年來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發展創新活力持續迸發。2017年承擔試點任務21項,已完成5項,正在持續推進11項,計劃下一步探索5項。在特色案例培育方面共上報4個項目,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物數字化交流合作平臺體系創新模式入選省級最佳案例。截至2月底共新增市場主體477家,其中外資企業7家,外貿類企業25家,金融服務類企業6家,總註冊資本121.73億元。

  秦漢新城功能區全面啟動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截至2017年底,通過網上辦理企業營業執照730戶,完成辦稅新模式,實現“一窗、一人、雙機、雙屏”國地稅業務“一窗通辦”。截至2017年底,共辦理涉稅業務35000余筆。通過工商業務系統主體監管平臺,實現對企業經營多項業務全覆蓋,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機制。建立政務服務中心“一口受理”運行模式和“綜合受理、受審分離、聯審聯批、全區通辦”的行政審批模式。按照“成熟一批,公佈一批”的要求,已向社會公佈群眾和企業“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34項。

  “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秦漢新城將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勇氣和開放決心,全力以赴推進改革創新各項工作,踐行著為西部地區甚至全國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的職責使命。

  “文化”立城 創新融合助力發展

  秦漢新城自成立以來就以“文化”立城,把文化産業作為著力培育的支柱産業,積極與行業重點企業開展合作,推動文化産業集群加速壯大。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的目標,秦漢新城以“小鎮+”模式為引領,大力發展文化創意、醫療健康和現代都市農業等産業。以週到服務完善投資環境,實行“一對一”的項目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造就了親商富商安商的投資環境。如今,秦漢新城通過建設大秦文明園區、西漢帝陵數字博物館、“萬古秦風”大型光影秀文化演藝等項目,讓沉睡千年的歷史文物“活起來、會説話”;通過張裕瑞那城堡酒莊、澳洲風情小鎮、北京花木等項目,打造東西延綿超過50公里、總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大西安北部“綠肺”;通過文化、環境及健康産業資源融合,打造以人為本、生態宜居、健康宜業的大健康産業生態鏈。

  如何將秦漢新城的歷史文化資源和高新科技資源相融合,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新絲路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數字文化高端産業為突破,以科技為骨、文化為翼,用數字科技讓文物“活起來”“會説話”,以“四兩撥千斤”之力撬動未來,是西北首個文化産業雲平臺。秦漢新城功能區將從數字文化、影視後期製作以及動漫設計等産業入手,打造秦漢曆史文化産業聚集地,在數字化創新發展領域建設國內一流、亞洲領先的數字文化産業基地和數字化博物館。打造文物數字化樣板,並著力加強制度保障,形成符合文物數字化交流新模式的監管規範,將極大挖掘文物資源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創新政府管理模式,帶動西部對外文化交流,形成西部各省文物數字化的集聚效應。獨具特色的秦漢數字文化産品將通過國家戰略和自貿區揚名海外,無疑也將秦漢新城打造成秦漢曆史文化産業聚集地和“中華文明會客廳”。

  “語言服務+大數據” 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中譯語通科技(陜西)有限公司(由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陜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是全球領先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企業。2016年6月,中譯語通攜手陜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共同打造了陜西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2017年7月,陜西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呼叫中心啟用。該平臺項目對掌握重點語言輿情監控、國別資訊、對外交流和國際化的進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譯語通”)成立於2013年,是全球領先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企業。以“語言連接世界,數據驅動未來”為目標,中譯語通自主研發了覆蓋機器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義搜索、知識圖譜、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可視化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構建起“譯雲”語言科技與“譯見”大數據生態體系。中譯語通推出了多語言機器翻譯平臺、全球大數據分析平臺等産品,針對不同垂直行業推出Insider標準大數據、JoveBird金融大數據、公共安全大數據等行業大數據解決方案,服務於企業、政府、新聞媒體、金融投資等全球行業用戶。

  通過“語言服務+大數據” 平臺,中譯語通為在陜西省舉辦的國際會議、大型會展活動、國際藝術節、電影節等重大涉外活動提供優質高效的語言服務保障,打造陜西國際化的智慧旅遊、優化涉外投資環境提供服務,促使陜西與新歐亞大陸國家更廣、更深、更緊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