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5月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肺動脈高壓多學科診療中心專家,在該院門診大廳開展肺動脈高壓疾病多學科大型義診活動。
此次義診活動為廣大肺動脈高壓患者提供了免費諮詢及多學科會診,還為患者免費發放了“患者手冊”,針對低保貧困患者醫院提供援助項目諮詢、申請及處方等。
西安交大一附院門診大廳肺動脈高壓日義診活動現場(吳嫚嫚 攝)
肺動脈高壓病作為一種罕見的、隱性的、致命的疾病,經常被誤診為一般心臟病。經過醫學界多年的病例積累與診治經驗,在2012年5月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關於肺動脈高壓的科學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提議每年的5月5日為世界肺動脈高壓日。世界肺動脈高壓日的設立旨在傳播有關肺動脈高壓知識,增強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幫助患者獲得早期診斷,早期診斷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
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及肺動脈高壓多學科副教授范粉靈告訴記者,説起肺動脈高壓,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疾病,甚至連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都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確診患者是否患有這個疾病,更別説普通老百姓。據統計,中國90%的肺動脈高壓病患者都經歷過三個以上醫院或醫生的就診,也有90%的患者經歷過誤診,大家對肺動脈高壓的知識非常缺乏。因此,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于2015年成立了西北首家“肺動脈高壓專病門診”,2016年底成立了西部首家“肺動脈高壓多學科診療中心”。這支專業的團隊已連續五年舉行肺動脈高壓義診、座談活動,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對於肺動脈高壓是否能夠治愈?范粉靈表示,目前除非是一些由血栓引起的,或者是球囊的擴張引起的症狀有可能治愈,其他原因引起的病症還沒有可靠的方法能完全治愈。不過利用藥物綜合治療,還是能夠明顯延緩疾病的發展速度。伴隨著新型治療手段的臨床應用,未來肺動脈高壓有可能被徹底治愈。
西安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及肺動脈高壓多學科副教授范粉靈(左)和西安交大一附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兼中華醫學會陜西省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何嵐教授(右)為患者進行義診(吳嫚嫚 攝)
護士為患者測量血壓(吳嫚嫚 攝)
結構性心臟病科主治醫師張松林為患者義診(吳嫚嫚 攝)
“我患肺動脈疾病7年了,看過幾家醫院,情況也有所好轉,就是經濟負擔太重了。通過病友群看到交大一附院有肺動脈高壓義診活動,就趕來了。這次義診讓我對這個病有了更多了解,而且義診結束後,范教授會給我制定專門的治療方案,感覺對這個病心裏有個譜了。” 從湖北專程趕來的楊女士説。
義診活動結束後,范粉靈副教授還開展了肺動脈高壓患者教育座談會。
交大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及肺動脈高壓多學科副教授范粉靈開展教育座談會(吳嫚嫚 攝)
據了解,肺動脈高壓除了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外,病因涉及多個學科,與許多常見疾病相關,如先天性心臟病、左心衰竭、瓣膜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風濕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家族遺傳等疾病都會併發肺動脈高壓,被2014年歐美肺動脈高壓專題會上定義為一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惡性疾病,受到越來越多社會力量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