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日前,不少市民來到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發現公園的丁香、紅王子錦帶、鳶尾等花卉都已陸續開放,灞河岸邊的柳樹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讓春天的氣息更加濃郁。
垂柳(灞河新區管委會 供圖)
折柳枝
有詩云: “筵開灞岸臨清淺,路去藍關入翠微”。很早以前,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灞岸風光,無柳不成,潺潺灞河,相映其間。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
在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垂柳、龍爪柳、饅頭柳、桎柳、銀芽柳、旱柳、金絲垂柳、水曲柳、絳柳、杠柳、大柳樹、雪柳、杞柳、龍柳等14個品種共計2萬餘株的柳樹遍佈灞河兩岸,市民和遊客們可以重溫古人折柳送別、十里相送的一抹溫情。
遊客們在飛“雪”裏騎行(灞河新區管委會 供圖)
看飛“雪”
“古橋石路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準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詩詞中歌咏的柳絮漫天飛舞, “灞柳風雪”盛景,近日就正在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演著。
“灞柳風雪”是“長安八景”之一,灞水兩岸,河灘寬闊,長橋跨河,垂柳依依。暮春時節,風吹柳絮,漫天飛舞,飄飄颺颺,恰似春日裏的一場雪,景況極美。由於其景色宜人,吸引著四方的遊客,加之在此遠可眺山,近可戲水,歷來是古城長安春遊遠足的好去處。
遊客賞花(灞河新區管委會 供圖)
賞鮮花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春光明媚,百花盛開,身臨園內,或漫步其間,亦或坐上一輛電瓶車在花海穿梭,空氣裏瀰漫著濕潤的氣息,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踏青賞花,親近自然,最為應景。從漫水橋出發,在沿河15公里的堤頂路上一路走來,驚喜不斷:芳菲含笑的鳶尾在春光中搖曳,紅王子錦帶在長廊幽深百米處盛開成屏,層層疊疊的雲杉與金光菊交相輝映,湖心島的蒲葦和香蒲在水中映射出斑駁花影……
“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已經是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在這裡,細碎的花瓣紛紛颺颺隨風搖曳,淡淡的花香縈繞鼻尖,荷塘中的片片蛙聲譜曲撥弦,百花齊放爭相鬥艷,蜂蝶共舞自由自在於花叢中;在這裡,給最美好的時光,添了一份悠然與恬靜,來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約會最美春天。(文 劉麗萍 編輯 宋佳)
賞花路線圖:
公交:公園北邊一號門入口:907路、213路、243路、269路、301路、237路、530路到三十四中站下車即到
公園南邊四號門入口:169路、171路、231路、416路、926路、507路到安村站下車即到
地鐵:乘坐地鐵1號線到紡織城站轉以上任意公交線路皆可
自駕:繞城高速—西臨高速灞橋口—東城大道—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或東三環半坡立交—紡北路—紡渭路—東城大道—灞橋生態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