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3D列印:從“製造”到“智造”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5-22 15:55:39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娜):“前段時間全國首例利用3D列印新材料為斷嘴丹頂鶴成功換嘴的新聞你們一定知道吧,丹頂鶴‘君君’的新鳥喙正是由我們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為其製作提供的。”渭南鼎信創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繼霖自豪地跟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介紹。5月21日,“感知四十年·共築新渭南”2018融媒體主題採訪團一行來到位於渭南市高新區的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現場體驗了一次新技術新科技的樂趣和“智造”對工作及生活的影響。

  【今日看點 加摘要+三秦大地 渭南+移動列表】渭南3D列印:從“製造”到“智造”

  渭南鼎信創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繼霖展示3D列印新材料(攝影 馬伊敏)

  “新鳥喙使用的peek材料和丹頂鶴原生喙的顏色和手感都十分接近,以至於讓人一眼無法在眾多丹頂鶴中辨別出受過‘斷喙之苦’的君君,當它使用新喙在桶裏啄食小魚時,看起來真是輕鬆自如。”吳繼霖介紹道。3D列印技術也因為給丹頂鶴“君君”換嘴的事件再一次在大眾面前刷了一遍存在感。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

  “3D列印心臟瓣膜”“3D列印汽車”“3D列印內植物假體”“人工列印鎖骨重建上肢功能”……3D列印這項顛覆想像,甚至可能重塑産業的技術,從誕生至今只有短短三十年的發展歷史,而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産業化推動歷程也不過幾年時間而已。

  【今日看點 加摘要+三秦大地 渭南+移動列表】渭南3D列印:從“製造”到“智造”

  媒體記者體驗利用3D技術設計的産品(攝影 馬伊敏)

  人們不禁疑惑,這個被譽為未來可能改變世界的12項技術之一的3D列印,為何會在渭水之南、山河之地的陜西渭南異軍突起?

  也許,這正是源於渭南人敢於探索、敢為人先的勇氣。2013年,當3D列印産業化的概念剛被提出的時候,渭南就憑藉一股敢闖敢試的拼搏探索精神,在全國率先建成了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和3D列印科技孵化器。

  【今日看點 加摘要+三秦大地 渭南+移動列表】渭南3D列印:從“製造”到“智造”

  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文創産品(攝影 馬伊敏)

  當3D列印産業化發展藍圖繪就後,渭南市始終堅持創新技術鏈、完善資金鏈、健全服務鏈、培育産業鏈四個環節,在實踐中創造出渭南3D列印“6+1模式”,全力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堅持,多年的苦幹實幹,讓渭南3D列印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樹立了品牌,形成了規模,發展成為國內極具影響力的3D列印産業基地。先後獲得“渭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中國醫學3D列印技術創新發展基地”“陜西省新型工業化(3D列印)産業示範基地”和“陜西省3D列印技術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陜西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陜西省知識産權密集示範區”等系列榮譽,創造出一條在西部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新路子。

  “3D+” 培育産業新動能

  “原來的這個戒指套模,需要技術過硬的老師傅人工打磨四天才能完成一個,如今利用3D印表機,5分鐘就可以出20個。”吳繼霖興奮地説。

  據悉,3D列印技術目前已經延伸至諸多行業。“3D列印+航空”“3D列印+醫療”“3D列印+文創”“3D列印+鑄造”“3D列印+教育”等一系列“3D列印+”産業模式已在渭南3D列印産業培育基地初步形成。

  下一步,渭南將積極突破3D列印關鍵技術,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培育産業鏈,營造3D列印全生態鏈,探索産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促進3D列印産業做強做大,最終實現“以3D列印為引領,帶動産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讓創意引領生活,讓夢想照進現實,真正做大渭南“智造”。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