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運動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供圖 西安市紅會醫院)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5月23日,為了持續推進“科技興院”的戰略方針,促進醫院科研、教學工作穩步發展,西安市紅會醫院(以下簡稱“紅會醫院”)舉辦2008-2017年度科技大會。大會對過去十年的科研、教學工作進行行總結,激勵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科研、教學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思維,營造良好的科研、教學氛圍。
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在會議上發表講話(供圖 西安市紅會醫院)
此次科技工作會議是在西安市紅會醫院上下一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紅會人不忘“科技興院”的初心,緊跟黨的“科技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牢牢把握科研教學工作新機遇,全面決勝“世界著名、國內一流的大骨科強綜合”的醫院發展,邁向新的征程的一次重要會議。
此次會議主要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總結20近年來紅會醫院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分析科技創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明確今後科技工作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大力提升紅會醫院科技創新競爭實力,為建設教學研究型綜合醫院夯實牢固的基礎。
據了解,近十年,西安紅會醫院獲科學技術獎共15項,省級科學技術獎9項,市級科學技術獎6項,其中二等獎6項、三等獎7項,西安市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共獲得各類基金資助22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7項,973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衛生技術發展計劃2項,中科院西部之光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2項,國家博士後基金項目15項,陜西省科技廳項目80項,陜西省博士後基金項目15項,西安市科技局項目33項目,陜西省衛計委、體育局、中管局項目22項,西安市衛計委項目25項。發表學術論文2000余篇,其中SCI收錄260余篇。出版論著譯著48部。制定臨床診療指南及專家共識3項。近十年共開展新技術新業務656項。
近十年,紅會醫院被相繼授予“陜西省骨科醫院”“陜西省脊柱脊髓臨床研究中心”“陜西省運動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另外,西安紅會被相繼授予“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陜西省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西安醫學院附屬醫院”、“陜西省中醫藥大學骨科人才培養基地”、“延安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西安醫學院研究生培養基地”。累積培養碩士研究生90余名,博士研究生7名,培養實習醫生近1900余名。2015年獲批博士後工作站,目前在站博士後共計21人。
近十年,紅會醫院培養進修醫師660余人。學員主要分佈于陜西省內,發展至今,學員已遍佈全國16省,2017年更新增山東、新疆、黑龍江及江西等外省學員。培養陜西省縣級醫療機構醫療技術人員共計293名。
近十年,紅會醫院聘任40余位來自世界各地骨科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教授們在帶來國際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同時,也為紅會醫院醫師出國進修提供了有效的通道。選派優秀骨幹人才到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進修學習、學術交流。近3年長期出國進修學習人員已達18人。醫院職工的學術認可度也在逐漸提高,其中162人在全國385個學術團體任職,委員408人次,常委88人次,副主委41人次,主任委員12人次。
近十年,紅會醫院注重學科建設,醫院骨科被國家衛計委授予“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康復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家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中西醫結合骨科被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陜西省重點中醫專科”,康復科被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授予“陜西省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小兒骨科、足踝外科、中醫骨科(康復醫學)被西安市衛計委授予重點學科,手外科、運動醫學科、骨顯微修復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被西安市衛計委授予優勢專科。
此次科技大會,既是近十年的科技工作總結,也是一次對未來紅會醫院科技工作計劃及展望的大會。紅會醫院事業發展的新形勢,賦予了科技工作新的歷史使命。新的紅會醫院攜起手來,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遠的目標、更頑強的鬥志,發揚踏實肯幹、甘於奉獻、敢為人先的精神,積極開創科技工作新紀元,為建設教學研究型醫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