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講解手術難點(攝影 楊薇)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近日,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攜團隊完成西北首例胸11-腰1三節段3D列印人工椎體置換術,讓乳腺癌骨轉移患者重新站了起來。
胸腰三節段3D列印人工椎體置換術(供圖 西安市紅會醫院)
來自蒲城的王女士,2018年3月份剛做完乳腺癌根治術,本以為排除了健康隱患。不料,術後三周左右出現了腰背部疼痛,導致王女士躺床上完全不能動彈。在家人陪同下在當地做了檢查,發現乳腺癌發生了脊柱轉移,這意味著王女士的病情已經進入乳腺癌晚期,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
王女士的女兒含淚説:“看著母親每天躺床上不能動彈,只能爬來爬去,我們心裏非常難受。我母親説,與其讓她那樣痛苦的癱瘓,還不如死亡來得痛快。我想,不管我母親的余生有多長,我想讓她活得有尊嚴,活得快樂,活得高興。”
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女士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外科退變與腫瘤病區主任醫師何思敏接診了王女士,做完相關檢查後,確診為“胸腰椎多節段轉移瘤”。
郝定均帶領脊柱退變與腫瘤病區及相關學科組織了多學科會診。針對王女士的病情,從術中出血、手術入路、病灶全切、重建脊柱穩定性等方面進行病例討論,最終確定手術方案及手術風險應對預案。
“晚上8點多,我們就止不住地心慌,就怕手術不成功,看到郝院長出了手術室我趕緊上去詢問手術情況,郝院長説手術非常成功,腫瘤全切乾淨了,我們一家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王女士的女兒説。
單樂群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這個手術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出血多,腺癌轉移患者術中出血比較多,我們術前做了五對節段動脈栓塞來減少術中出血;二是風險大,單純後路手術,從單純後方把腫瘤‘掏掉’,又得保護椎體前的大血管,椎體後的脊髓;三是胸腰段多節段病灶全切,該部位前方有膈肌和腰大肌等軟組織附著,剝離困難;四是創傷大,多椎體全切術、手術創傷大,圍手術期管理困難,需要多學科團隊協作完成;五是重建難,胸腰段活動度大,因此,重建穩定性要求更高。使用傳統的鈦網置入跨度太長,遠期會出現鬆動、塌陷等並發癥,因此我們使用了3D列印人工椎體,另外做了上下3個節段延長固定,兩個辦法來解決脊柱穩定問題。”
術後第五天,王女士在家屬的攙扶下可以下地行走。術後1周,只需要輕輕借力,她就能走好幾步。術後半個月,她已經可以自己扶著扶手走幾十步。王女士的女兒高興地説:“我母親的恢復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就像獲得重生一樣,我們對郝定均院長團隊光説感謝兩字,真的太輕了。”6月10日,王女士行走功能基本恢復,已經辦理出院。
據了解,此次西安紅會醫院三節段人工椎體置換術屬於西北首例,手術的實施突破了重重難點,在醫護人員堅守“生命至上”,不懈努力及家屬的配合下,最終迎來了“治愈”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