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近日,2018《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年度工作會暨第十五屆學生畢業典禮在陜西師範大學舉行。
為把《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建設成為更好的中美教育雙向交流的平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聯合在陜西師範大學舉辦這一活動。
本次年會以“創新引領下的中美高等教育”為主題,由中美大學校長論壇、第十五屆學生畢業典禮、中美大學合作洽談會、聯合培養項目的戰略規劃與管理--構建院校頂層設計體系研討會和創新專業培養21世紀通用人才--知識、技能和管理研討會五部分組成。
作為本屆年會主要活動之一的《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中美大學校長論壇于6月13日在陜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舉辦。來自中美110多所項目院校的領導和代表齊聚古城西安,共話創新引領下的中美高等教育,共商中美大學交流合作發展大計。
教育部國際司美大處副處長劉曉、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趙靈山、陜西省委高等教育工作委員會書記董小龍、陜西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文通、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全球事務協理副主席Arlene Jackson、陜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塞勒姆州立大學校長John Keenan、紐約州立大學波茲坦分校校長Kristin Esterberg、等出席了本次論壇。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秘書長趙靈山致辭(攝影 宋佳)
教育部國際司美大處副處長劉曉進行主旨發言(攝影 代紅玉)
陜西省高等教育委員書記董小龍致辭(攝影 宋佳)
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全球事務協理副主席Arlene Jackson致辭(攝影 宋佳)
陜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發言(攝影 孔冬)
陜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在發言中説道:“我校自1965年招收外國留學生以來,至今已經培養了來自全球103個國家的各類留學生5600余人。同時,我校積極鼓勵師生參與國際交流,每年派出各類赴海外學習交流學生近500人。通過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僅師生受益匪淺,學科建設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遊旭群還表示,教育國際化是大勢所趨,陜西師範大學將以“雙一流”建設為引領,繼續擴大對外交流,充分發揮“中美人才培養計劃”的平臺作用和渠道資源,培養符合社會發展乃至全人類發展需要的國際化人才。
此外,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分校校長Kristin Esterberg、常熟理工學院校長江作軍、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美國卡羅萊納海岸大學校長 David DeCenzo等嘉賓在校長論壇上進行了主旨演講。
6月13日下午,《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第十五屆學生畢業典禮在陜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舉行,陜西師範大學副校長楊祖培和美國特洛伊大學校長Jack Hawkins分別致辭。典禮現場,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向《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2018年度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獎。
優秀畢業生代表肖希熙(中)與父母合影(攝影 宋佳)
據了解,《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共同合作與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雙向交流與合作項目。參加《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雙學位項目的本科生可用四年(碩士研究生三年)時間,同時獲得中美兩國大學畢業證書和學士(碩士)學位,所獲得的文憑和學位均為中美兩國政府及國際承認。
該項目于2016年列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框架,于2017年列入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成果,現已成為中美高等院校合作中高校參與最多、持續時間最長、領域最為廣泛的重要教育交流與合作平臺。
截至2017年,近3400名大學本科和碩士一年級學生通過該項目赴美方大學學習,共有十四屆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時獲得中美雙方大學畢業證書和學士(碩士)學位。陜西師範大學于2009年成為該項目成員院校,現已有多名學生通過該項目學習合格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