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緊跟國際前沿 打造産業集群 西安航天華迅領跑國內衛星導航産業“芯”時代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04 08:49:10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提起導航,人們常常會想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導航”)。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産品的核心部件、産業鏈的源頭和産業發展的動力,北斗導航晶片在導航産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位於西安高新區的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華迅”),便是中國衛星導航産業發展的重要一員。不僅成功研發量産國內首款GPS晶片,並且率先研發出北斗導航晶片。14年的發展,航天華迅一直是國內衛星導航晶片的開創者。

 艱苦創業 開啟國內導航産業“芯”時代

  航天華迅總經理周文益,1995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赴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及貝爾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就職于美國矽谷幾家高科技公司。2004年,他結束了長達9年的留學生涯,帶著家國情懷,隻身來到西安創業,開啟了導航晶片研發的逐夢之旅。

  當年,雖然GPS晶片被廣泛應用於導航和定位,但中國衛星導航産業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起步階段,對於周文益而言,創業之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創業初期,缺乏專業人才、研發經費不足是公司發展的難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周文益用萬分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創業夢想。2006年,周文益和團隊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性能GPS晶片,從此,打破了國外長達十餘年的壟斷,開啟了中國導航産業“芯”時代。

  如今,周文益帶領著專業的團隊,圍繞導航、定位及相關通訊核心技術,成功研發了一系列覆蓋民用、軍用和國際先進的相容GPS、北斗和GLONASS的衛星導航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其中包括超寬頻通訊射頻晶片、“高精度北斗+慣性導航技術”以及國內領先的無源室內定位技術,體現著航天華迅的“硬科技”實力。

  創新發展 技術優勢始終領先國內

  成立至今,航天華迅始終緊跟國際最前沿技術、産品,結合國內市場和應用需要,不斷創新,積極拓展産業鏈,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創新和交流合作,在衛星導航技術應用領域保持著領先的技術優勢。2014年7月,航天華迅憑藉專業的項目研發管理團隊,先進的系統建設方案以及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成功中標中國公安系統警務用車領域首個省級北斗應用項目“陜西省公安系統警務用車衛星定位管理系統項目”,由此開拓了北斗導航晶片新的發展領域,促進了國內衛星導航技術及産業化發展。

  談到行業的發展現狀,周文益認為,中國導航産業面臨兩大痛點。首先,導航晶片行業缺乏增量創新性,國內千余家晶片研發及終端産品製造企業,能引領産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企業少之又少;其次,缺乏知識産權保護,導致行業內不少企業存在因知識産權保護不足帶來的惡性競爭,也使得部分企業利潤下滑。“導航産業本身是一個陽光産業,但是就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若要在業內佔有一席之地,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不斷創新。同時開拓新的領域,在新的需求中尋找新的機遇,開發新的産品。”周文益説。

  在周文益看來,晶片企業要避免無序盲目的投入,特別是晶片研發方面,一定要優先匯集晶片專業人才團隊,來應對國際主流晶片的競爭。另外,國內的晶片企業、消費類産品製造企業以及各類市場主體要集合優勢,建立産業集群,避免單打獨鬥。

  眺望未來 紮根高新熱土做大做強

  14年的發展歷程中,航天華迅曾多次承擔國家科技部863計劃、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産品等重大科技專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近60項,形成了自主知識産權專利族群。先後榮獲國家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特等獎、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推進獎等幾十項重要獎項和榮譽。

  作為在區內老企業,近年來見證著西安高新區營商環境的不斷提升。周文益表示,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對於企業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大大地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而且節約了企業資源成本,更有利於企業快速發展。周文益説:“如今,高新區‘金牌店小二’和‘超五星級服務員’的服務熱情和態度,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了高新區優質高效的辦事能力,堅定了航天華迅在高新區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

  眺望未來,航天華迅將依託航天科工集團雄厚的科研勢力和社會影響力,肩負起國家對北斗導航産業寄予的歷史使命和期望,以創新為動力,以客戶價值為導向,不斷加快核心技術和産品研發,完善公司系列産品。同時積極拓展北斗導航的行業應用,全面參與航天科工集團及國內北斗應用産業鏈的構建。(文 楊坤 編輯 柳洪華)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