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嫁接” 湖北竹溪縣瓜甜蔬茂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05 19:42:57

  科技“嫁接”  湖北竹溪縣瓜甜蔬茂

  湖北竹溪縣設施蔬菜種植示範基地種植的辣椒(攝影 薛飛)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趙青青):湖北竹溪縣設施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內,黃瓜、尖椒、番茄、西瓜等蔬果碩果纍纍,長勢喜人。7月4日,“2018走出楊淩看示範”採訪團走進這裡,實地探訪楊淩科技給這片土地帶來的變化。

  竹溪縣地處鄂、渝、陜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頭,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裡生物的多樣性,素有“中國植物生物庫”之稱。

  正是看到了這片土地的獨特生物性及其蘊涵的巨大市場,基地建設公司、竹溪縣浪谷細雨農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長江投身蔬菜種植,決心在這片土地開創一片事業。

  科技“嫁接”  湖北竹溪縣瓜甜蔬茂

  湖北竹溪縣設施蔬菜種植示範基地(攝影 薛飛)

  雖有一腔熱血,由於對行業、技術等方面不熟悉,這個“門外漢”郭長江一開始就碰壁了。從2015年公司建立之初,公司連續兩年每年虧損200萬,一籌莫展之際,郭長江得到了楊淩示範區的幫助。楊淩示範區派專家前往基地實地指導,並邀請郭長江前往楊淩示範區參觀學習,在大棚建設、水肥一體化建設、新産品引進等方面為基地提供了強有力支持。2015年底,公司虧損降低了80%,2017年産值達1100萬元,盈利172余萬元。

  科技“嫁接”  湖北竹溪縣瓜甜蔬茂

  湖北竹溪縣設施蔬菜種植示範基地通過楊淩示範區引進的的火龍果(攝影 薛飛)

  秦巴山區的竹溪縣有不少貧困戶,如何在發展壯大同時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郭長江沒少費心思,然而效果並不明顯。在和楊淩示範區合作後,借鑒其建立合作社的先進經驗,當地群眾嘗到了甜頭,通過合作社提高收入的人也越來越多。

  家住廖家河村的60歲村民廖師傅以前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計,6口人的重擔使他成為貧困戶。自從來到湖北竹溪縣設施蔬菜種植示範基地,他每年有穩定的3萬多元收入,2017年成功脫貧。

  科技“嫁接”  湖北竹溪縣瓜甜蔬茂

  廖師傅(右一)接受採訪團採訪(攝影 薛飛)

  據了解,目前基地共1500多名貧困戶,38名特困戶,通過入股“分紅+務工”收入,每戶每年年收入最低2.5萬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郭長江表示,目前公司還處於爬坡階段,農業、技術等方面還受到不少制約,但有楊淩示範區的技術指導,他有信心做大做強。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