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7月7日正值週六,數十家中央主流媒體和省市媒體一行來到陜西省延安市富縣西山開元寺遺址公園。在西山放眼四週,儘是一幅“城在林中,人在畫中”的美麗畫卷。綠地草坪、噴泉廣場伴隨著音樂的節拍,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的市民隨處可見,晨練的人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西山俯瞰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城市面貌(攝影 張雅潔)
站在山上,滿目青翠,洛河蜿蜒而過。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局長師斌介紹説,“近幾年,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理念,利用棚戶區改造政策建了公園、廣場、市場、停車場,打造宜居宜業的縣城,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海綿城市”建設開創陜北地區先河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及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即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據了解,富縣創新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于2016年完成陜北地區第一處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沙梁河廣場建設。
隨後,在沙梁廣場、大唐開元寺遺址公園及開元小區公租房項目中新建雨水收集處理系統;在大唐開元寺遺址公園加強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和易澇點改造,實施雨污分流;在沙梁廣場、開元小區5號樓公租房附屬基礎設施建設了雨水調蓄裝置,不僅消納自身雨水,還為小區蓄滯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
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局長師斌向媒體介紹城市建設情況(攝影 張雅潔)
城市“雙修”根治城市“斑病”
近年來,富縣緊緊抓住省級基礎設施試縣建設這一機遇,將棚改與居民下山相結合,將城市功能修補、生態修復與棚改相結合,在市政項目建設中統籌安排:通過開元寺遺址公園及洛河、牛武川河道水景項目的實施,恢復山體河流沿線植被、營造園林濕地,對城區山體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對城市生態進行全面修復;在鄜城天道、勞動路及迎賓大道延伸線的建設中引入綜合管廊建設理念,治理城市反復開挖,充分對城市功能進行修補;充分利用棚戶區改造騰空的凈地,高標準實施沙梁綜合廣場、鄜州老街、舊城改造等項目,配建停車場、廣場、綠地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局長師斌向媒體介紹城市建設情況(攝影 張雅潔)
富縣縣委書記李志鋒説:“下一步,富縣將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導,堅持做強縣城、做大集鎮、做美鄉村、做優環境不動搖,通過努力形成佈局合理、功能互補、設施配套服務均等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努力將富縣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縣城。”
西山俯瞰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城市面貌(攝影 張雅潔)
“富縣城市面貌越來越美,我感受到富縣在城市建設上的用心和傾心,傾注力量做一件事,一定會做得好。”隨行記者鄭葉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