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西安浐灞生態區發佈《西安浐灞生態區加強安全生産網格化監管工作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西安浐灞生態區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安全生産事故預防與應對處置能力,打通安全生産監管“最後一公里”,建立安全生産網格化監管體系。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成立安全生産網格化監管領導小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將工作步驟分為宣傳發動階段、建立網絡化體系階段、建立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階段三個階段,以網格化管理為手段,把安全生産納入社會治理網格化體系,力爭在2018年底前建成運行高效、覆蓋所有園區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園辦”)、村(社區)和監督管理對象的安全生産網格化監管體系。
西安浐灞生態區要求各園辦按“塊”進行平面劃分為主,對各自轄區劃分若干安全生産監管體系,並對接相關行政區街道辦(鄉鎮)、村(社區)兩級安全生産監管網絡,實現“責任全覆蓋、監管無盲區”;各職能局辦按“條”進行縱向劃分配合,特別是負有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為主線(即縱向監管的“條”),厘清網格內每個監督管理對象對應的負有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落實安全生産網格員。各園辦根據工作實際,為相應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確保每個網格都有對應的網格員。根據網格內生産經營單位的性質、生産過程中的危險性,以及生産經營規模、重要程度、監管重點等情況,可適度調整網格員分佈數量,使網格員配備與安全生産監管任務相適應。
落實網格監管責任人。各安全生産網格監管責任人與園辦正式在編幹部共同擔任,負責網格區域內安全生産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指導培訓網格員做好日常工作。
落實監管網格長。園辦監管網格長由園辦主要負責任人擔任,負責協調街道辦(鄉鎮)安全生産網格聯繫負責人,聯繫網格監管責任人做好網格區域內生産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産工作,做好網格化管理各項考核工作。
健全網格化監管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産網格間的協調配合機制、上下級網格間的整休聯動機制,形成網格互動、區城聯動、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産監管格局。建立安全隱患即時報告制度、網格化監管工作月報告制度、網格化監管工作檢查抽查制度等三項制度。
實行考核機制和完善安全生産信息化工作機制。西安浐灞生態區要求將各園辦安全生産網格化管工作實施情況納入季度考核。充分依託安全生産練合監管平臺和隱患排查治理平臺,建立完善西安浐灞生態區、園辦網格長、網格監管責任人和網格員四級安全生産監管數據庫,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推進安全生産管理信息化。
為保證安全生産,近日,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主任門軒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傳達貫徹西安市安全生産委員會(擴大)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安全生産等工作。門軒強調,要按照安全生産“三個必須”的要求,切實抓好當前高溫、防汛、地質災害和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各項安全工作,紮實開展各項安全生産工作,確保生態區安全形勢平穩。
西安浐灞生態區加強基層安全生産網格化監管工作,充分發揮網格員的“紐帶”作用,搭建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溝通的橋梁,能夠進一步利用好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生産工作,有利於構建全覆蓋、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産監管工作氛圍,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産綜合治理水準。(供稿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 編輯 柳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