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為了進一步規範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交通秩序,近期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以下簡稱“西安交警支隊”)對西安市快遞行業交通亂象進行了重拳整治。7月12日,西安交警支隊秩序處秩序科在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現場對詳細情況進行了介紹。
西安交警支隊秩序處秩序科民警劉瑩劍介紹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專項整治活動情況(攝影 柳洪華)
據西安交警支隊秩序處秩序科民警劉瑩劍介紹,西安交警支隊于7月11日開始,在全西安範圍內開展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交通違法行為的專項整治活動,重點針對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走下穿式隧道、上高架橋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快遞行業存在‘趕時間’這樣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駕駛員的規範出行,闖紅燈、逆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走下穿式隧道、上高架橋等行為在嚴重威脅到駕駛員自身安全。針對此次專項整治行動,西安交警支隊採用了現場執法、電子監控抓拍等措施,來查處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交通違法行為。”劉瑩劍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據了解,西安交警支隊從2017年下半年就開始了對行人和非機動的違法行為的整治工作。而此次是將工作重心向快遞、外賣等及時配送行業偏移。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此次交通亂象整治工作,西安交警支隊對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了升級,除了曝光相關違法人員外,還可獲取違法人員信息。“從7月3日開始,西安交警支隊在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已經開始試點人臉識別抓拍系統,能夠使人臉識別抓拍系統與駕駛人的人像數據庫進行後臺的分析比對,來顯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人員的信息。”劉瑩劍介紹道。
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的“西安交警行人闖紅燈人像識別曝光臺”(攝影 柳洪華)
據了解,僅2018年上半年,西安交警支隊抓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有6萬餘例,抓拍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近13萬例。對於實施行人、非機動車、快遞及時配送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的效果,劉瑩劍表示,在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剛剛設立之初,還能抓拍到行人或非機動車二次、三次闖紅燈等行為,通過對違法人員的勸導教育,三個月後,再沒有發現同一個人第二次闖紅燈,效果非常明顯,行人走到這裡會下意識的看交通指示燈。
“每天最高查處的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60例左右,其中包括快遞外賣行業20例左右;通過糾違,目前快遞外賣的闖紅燈、逆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違法行為可下降到10例左右,減少了一半。”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執勤民警説道。
對於西安交警支隊試點曝光相關違法人員,並顯示相關信息的做法,經過西華門監測點的市民李女士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我非常支持這種方式,這對違反交規的人是一種警示,同時也能影響其他的行人,規範自身行為。其次,在規範行人出行行為的同時,也要規範機動車、非機動車的交通行為,這是對每個交通參與者的安全負責。”
西華門執勤民警對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快遞車進行教育勸導(攝影 柳洪華)
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民警對違反交規的駕駛員進行信息登記(攝影 柳洪華)
據劉瑩劍介紹,下一步西安交警支隊將會申請與西安市戶籍信息進行關聯,提高比對的效果。據了解,曝光的交通違法人員信息,均是通過比對確認、後臺審核後,根據相關的執行執法規範,才會放在顯示屏上顯示。此外,西安交警支隊還將對快遞及時配送行業車輛不遵守交通法規的駕駛員進行人像採集,同時督促相關企業建立人員信息庫,進而與企業人員信息庫進行比對,然後根據違法行為的次數,分不同的等級督促企業對員工進行管理。
“西安在行人、非機動車的違法查處,在全國來説提升幅度是很大的。處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監管、提升城市交通環境的手段。通過相應的處罰、曝光等措施,才能讓行人、非機動車駕駛員重視起來,才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同時會採取一些新的交通安全宣傳模式,比如讓違反交規的駕駛員體驗交警執勤,與個人誠信機制掛鉤等,盡可能的規範交通出行者的交通安全意識,讓出行者‘各行其道’。”劉瑩劍説。
據悉,目前西安市內已設置10個固定交通教育處罰站,安裝了13個固定抓拍設備,其中西華門交通教育處罰站能夠進行人像比對處理和信息曝光。通過交通勸導站,對違反交規的人員進行現場教育、登記身份信息、相應處罰、觀看教育宣傳片、簽訂承諾書等措施,最終實現交通參與者的規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