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上往來 半決賽對決彰顯辯客風範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16 13:10:51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7月15日,西鹹新區杯·第二屆新型城鎮化國際名校辯論邀請賽進入半決賽,24所國際知名院校參賽隊伍經過披荊斬棘、激烈論戰,最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成功躋身四強,並於晚上19點開始兩兩半決賽對決。

  “理”上往來 半決賽對決彰顯辯客風範

  辯手們賽前準備 (攝影 羅赟鵬)

  在上海交通大學(正)與清華大學(反)對辯場上,雙方圍繞著“應不應該廢除‘學區房’制度”這一辯題,大展縱橫之道,講原理、擺事實、舉證據,深層次剖析中國學區房産生的背景、現狀,以及應對之策。

  “理”上往來 半決賽對決彰顯辯客風範

  正方辯手相互質詢(攝影 羅赟鵬)

  在西安交通大學南洋書院賽場上,正方上海交通大學辯手認為,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學區房”,這一現象産生的原因反映出中國父母們為使子女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而費心費力,對於師資力量優渥的學校趨之若鶩,這種為使孩子不輸在第一起跑線上的心理,造就“學區房”的火熱,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現狀,在這種教育資源有限之下,應當廢除“學區房制度”,提出實行“大學區”劃分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反方清華大學的辯手認為,“學區房”制度産生是基於中國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性,但恰是“學區房”這種制度,是現階段政府保障教育資源合理有效分配的有效方式,在還沒有一種更好的方式方法出臺之前,這無疑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理”上往來 半決賽對決彰顯辯客風範

  比賽現場 (攝影 羅赟鵬)

  不過清華大學在反駁對方辯手提出的在不廢除“學區房”制度有什麼好的方法時提出,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不妨利用好學校教學模式和資源帶動“弱”學校的升級革新,實現協同發展,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平衡發展和充分利用。最終,因較為充足的論據準備,和對辯題的超強把控,清華大學贏得了決賽門票,其初次上場的三辯李翔也因縝密的邏輯思維和流利的語言表達贏得了該場的最佳辯手。

  “理”上往來 半決賽對決彰顯辯客風範

  合影留念 (攝影 羅赟鵬)

  評委在點評時表示,這一場辯論,體現了真正的對辯精神和藝術魅力,雙反在陳述立論、舉證、質詢中有理有據,做到了“理”上往來,將自己的觀點全面的呈現給在場的聽眾,希望在決賽中也能看到對決辯手的精彩博弈。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