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陜西延安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和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刻認識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重要意義,積極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
檢察機關開展提起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多次聽取彙報,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要緊密結合延安實際,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開展,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意見》強調,延安市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理念,自覺增強接受監督的意識,全力支持檢察機關依法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黨委要將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定期聽取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彙報,幫助解決重大問題;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對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監督;政府要加大對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的保障和支持力度;政協要加強民主監督,推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落地落實;紀委監委要與檢察機關建立公益訴訟案件協作配合機制;審判機關要創新審判方式,完善公益訴訟審判機制,提升公益訴訟案件審判質效。
《意見》要求,檢察機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緊緊把握“公益”這個核心,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的理念,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綜合運用支持起訴、訴前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推動行政機關主動履職、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積極審慎行使公益訴訟檢察權,著力解決涉及民生等領域突出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意見》要求,各級行政機關要強化協作配合,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行政機關在查處各類違法行為的過程中,發現存在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情形,需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應當向檢察機關移送線索。檢察機關因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可以向行政機關調取其在行政執法過程中依法收集製作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檢驗報告、認定意見、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等證據材料,行政機關應及時提供。檢察機關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被訴行政機關要認真做好應訴工作,提高答辯舉證工作品質,不得拒絕或無正當理由延遲答辯舉證。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開庭,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人民法院裁判生效後,被訴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自覺履行。
據悉,自去年7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建立以來,延安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産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共發現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46件,經過審查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82件,相關行政部門在規定時限內整改107件,挽回經濟損失450萬元,經審批提起公益訴訟9件。通過訴前檢察建議和提起公益訴訟,促進了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守護了聖地延安的綠水青山,共同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供稿 延安市委網信辦 編輯 劉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