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7月20日,2018“海綿城市灃西行”媒體集中採訪調研活動在陜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舉行,陜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等相關領導出席活動並講話。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綠色屋頂(攝影 劉強)
四級雨水管理體系 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走在前列
劉宇斌在介紹灃西新城海綿城市發展總體情況時指出,創新城市發展是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發展的基本主題,而雨水的管理是灃西新城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切入口。從2011年至今,灃西新城已基本建立了四級雨水管理體系,基礎、工法、數據、模型等方面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經過幾次暴雨的檢測,灃西新城海綿城市的發展已走在了全國前列。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天福和園小區建設的雨水花園(攝影 劉強)
據了解,2011年,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率先提出地域性雨水管理系統,通過綠地系統收納周邊地塊雨水,將城市構建為一個雨水資源管理系統,通過綠地公園等自然區域涵養水源,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海綿城市建設。2015年4月,西鹹新區成功獲批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灃西新城是核心試點示範區。
截至目前,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已實施海綿型園區240萬平方米、海綿型道路50余公里、海綿型公園140萬平方米、防洪治理及攤面修復30余公里。試點區域排水防澇能力顯著提升,內澇災害有效緩解,城市承載力不斷增強,灃西新城初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於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按照海綿城市源頭削減、過程式控制制、末端調蓄的逐級消納理念,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構建了建築小區、城市道路、景觀綠地、中央雨洪系統四個層級的海綿城市建設體系。目前已有多項實踐示範項目,包括中心廊道雨洪調蓄樞紐示範點、康定和園等建築小區示範點、總部經濟園和西部雲谷建築園區示範點、秦皇大道市政道路示範點。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中秦皇大道的雨水收集情況(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堅持技術攻關和科學評價 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深化
劉宇斌在講話中表示,海綿城市的建設發展,是一個持續探索的課題,在科研、工法、技術等方面仍需要繼續積累,同時,海綿城市同北方城市治污減霾、植物配比的優化、雨水資源管理等問題還需要未來繼續去探索。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中心綠廊(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據了解,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針對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匱乏、地域差異顯著、技術依據不足等實際情況,從海綿城市設計、施工、材料設備選用等環節入手,與10余家科研單位建立戰略合作,對水、材料、土壤、植物、氣象等多學科20余項課題進行技術攻關,相關成果已有40余處工程應用。
海綿城市發展除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技術的攻關,還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在海綿城市效果評價上,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圍繞住建部的《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綜合運用在線監測、模型模擬。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構建“大數據+”模式下智慧海綿考核監測評估管理一體系。
截至目前,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已在試點區域22.5平方公里內,規劃了96個監測點位,並累計部署完成110台物聯網監測設備。據監測數據對比顯示,試點區域2017年比2015年的平均溫度低了0.8度;在“地下水埋深”方面,灃西新城平均地下水位由2015年的15.65米回升至2017年的12.22米,回升了3.43米。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生態滯留草溝結構功能分析圖(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正如劉宇斌所説,不能單純的、孤立的看海綿城市,還應該去解決好系統性雨水管理、地域性雨水管理的問題,去處理好海綿城市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因此,海綿城市的建設之路,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創新之路還在繼續。也正是這種持續的革故鼎新,才讓新型城市有了“破土而立”的可能。海綿城市之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是一次從新城規劃之初就已明確的創新發展突破口;而對於中國的創新城市發展,除了是破解“城市看海”的良方,更是一次在自然、生態、社會、人類等多重關係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全面思考中國城市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開始。無疑,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