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省環保廳通報2018年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情況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7-25 17:39:38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7月25日上午,《2018年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情況》新聞發佈會在西安召開。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局長馬小現,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局長胡世軍,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局長孟衛萍,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執法監督處副處長冀武出席新聞發佈會,陜西省環保廳宣教處副處長李寶強主持發佈會。

陜西省環保廳通報2018年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情況

  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局長馬小現在發佈會上講話(攝影 賀秋樂)

  馬小現介紹説:“2018年1月-6月,陜西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漢中、楊淩、榆林、寶雞、延安、銅川、韓城、西鹹、渭南、西安、咸陽,後6位均在關中地區;2018年1月-6月,陜西省縣城環境空氣品質較差的10個縣(區)依次是閻良區和閻良航空基地(並列)、秦都區、灃東新城、渭城區、新城區、未央區、蓮湖區、灞橋區、經開區,均屬於關中地區。大氣污染嚴重的形勢仍未得到明顯扭轉。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其中陜西省關中地區的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所在的汾渭平原為重點區域。對我們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將會更嚴,標准將會更高。”

  為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持續改善關中地區大氣環境品質,根據《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和《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要點》,經陜西省政府同意,陜西省環保廳制定了《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方案》,緊緊圍繞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啟動了關中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工作。2018年6月11日至7月13日,陜西省環保廳抽調榆林、延安、漢中、安康、商洛五市和陜西省執法局環境監察執法骨幹及陜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環境監測中心站、建設項目環境監督管理站、宣教中心、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專業技術幹部206人,組成5個督查組,對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韓城市及楊淩示範區、西鹹新區8市(區)開展了為期32天的專項督查工作。

  孟衛萍就督查情況作了彙報,她表示本次督查堅持問題導向,以改善關中大氣環境品質為目標,主要圍繞重點涉氣行業、燃煤鍋爐淘汰改造、“散亂污”企業整治、清潔取暖及燃煤替代、載貨柴油汽車等高排放機動車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建築施工揚塵管控等13項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展開督查。督查期間堅持“督政”與“查企”並舉、“鐵腕打擊”與“規範監管”並重,分析研判問題,集中力量重點督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孟衛萍還提到了在督查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是對大氣污染防治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一崗雙責”未得到有效落實;二是涉氣企業監管不力,違法違規問題較為普遍。督查發現,關中8市(區)612家涉氣企業不同程度存在環境問題;三是施工工地“六個100%”措施落實不力,揚塵管控缺位。督查發現,施工工地“六個100%管理+紅黃綠牌結果管理”防治聯動制度流於形式,一些挂紅牌施工工地,不僅未落實停工整改要求,仍在違規進行作業;四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問題突出;五是燃煤鍋爐拆改進度緩慢。督查發現209家企業燃煤鍋爐未按期完成拆改任務;六是"散亂污"企業排查不徹底、整改不到位、取締不堅決。各級工信部門作為"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的牽頭部門,要對"散亂污"企業實行拉網式排查和綜合整治,並實現動態清單式管理,確保整治到位;七是區域環境問題整治不到位,監管不嚴,措施不力;八是兩類企業(預拌砂漿、商砼站)疏于監管,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善;九是煤炭消減工作推進不力。

  對於督查中出現的問題,孟衛萍表示針對此次督查發現的環境問題,陜西省環保廳召開本次新聞發佈會,通報督查結果,公佈問題清單;對涉氣環境突出問題嚴格依法追究;對存在問題最嚴重的10個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約談;按照環保督查"五步法",啟動巡查、專項督察機制,比照生態環境部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實行量化問責,依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對整改不重視,整改不力,空氣品質持續惡化的縣區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追究其相關責任。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