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馬淑媛):8月13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以下簡稱“中宣部”)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以下簡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總協調,陜西省文化廳和陜西師範大學聯合承辦的“2018年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班)”在西安舉行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顧勁松、陜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院長張建成出席本次發佈會。
顧勁松介紹,“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是2014年在中宣部指導下,由文化和旅遊部和中國社科院共同發起舉辦的針對海外青年漢學人才的學術交流項目,旨在鼓勵和支持海外青年漢學家、中國國學研究人員和智庫學者加強對中國國情和思想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在全球範圍內培養一批關注和研究中國發展、傳播中華文化的青年中國學專家和學者。同時搭建海外青年漢學家研究中國問題的平臺,與相關國家中國研究機構和智庫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繫,實現雙方交流互鑒和共贏發展。
2016年—2017年,陜西邀請了來自5大洲31個國家的56名青年漢學家參與研修活動,研修領域涉及“一帶一路”、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哲學等方面。截至2018年,陜西省已連續第三年參與“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
“2018年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班)”將於9月6日-26日在陜西舉辦,屆時會有來自26個國家的39名青年漢學家參與研修。參與研修的單位包括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陜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陜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師範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等。期間,漢學家們將圍繞“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國人文與社會研究、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等主題,以專題講座、研討交流、實地考察、課程觀摩及教學實踐等方式開展研修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研修期間青年漢學家還將赴四川成都參加第四屆阿拉伯藝術節漢學論壇活動。研修結束後,各國青年漢學家將就其參加此次研修進行交流總結並提交研修報告,相關研修成果將彙編成書並正式出版發行。
除此之外,“2018年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班)”作為“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重要專題活動之一,青年漢學家們將有機會在研修之餘欣賞到精彩的文藝演展,進一步加深對“一帶一路”和絲路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