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長安區:昔日“老大難”當上“脫貧明星”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14 16:57:30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生活沒指望,天天就等著吃低保過日子。”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胡家寨村貧困村民胡四虎説,“這就是我兩年前的生活狀態。”近日,在胡家寨村“扶志評星”道德評理會上,胡四虎闊步走上講臺,激動地説:“大家選我當‘脫貧明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辜負鄉親們和幫扶幹部的期望,帶動更多像我一樣的人重拾信心。”

  今年53歲的胡四虎,視力不好,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重擔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胡四虎一度灰心喪氣,靠吃低保混日子。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村裏開設了扶志扶智道德講堂,他經常去聽一些脫貧的勵志故事,慢慢地也激發了其鬥志。

  “別人行,我也行。”看到市場上農家土雞蛋賣得特別好,胡四虎在幫扶幹部的協助下,從村裏收集土雞蛋再拿到集市上售賣賺取差價。“頭一次上集我就掙了50元,做生意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重拾信心的胡四虎變得勤快起來,在獲得“脫貧明星”的褒獎後更是幹勁十足,見了人都樂呵呵的。“我現在走在村裏,腰板都是直的。”胡四虎笑著説。

  如今,在長安區像胡四虎這樣的“脫貧明星”還有很多。為補足“精神之鈣”,力拔“貧困之根”,長安區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力抓手,創新拓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方式,建立“扶志扶智”長效機制,依託道德講堂和道德評理會持續開展扶志評星活動。長安區還通過繪製文化墻、編印口袋書的形式,廣泛精準扶貧好政策,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自強自立、不甘貧困、勤勞致富的思想意識,激發貧困群眾攻堅克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了思想保障、精神動力和文化環境。

  截至目前,長安區在362個村制訂了鄰裡關係、美麗鄉村等條文,並將村規民約繪圖上墻;在359個村成立了道德評理會,設立了善行義舉榜,共評出“好媳婦”“好孝子”“好婆婆”690名,“自立脫貧”明星437人,“乾淨家庭”236戶,十星級文明戶3632戶;288個涉貧村實現道德講堂全覆蓋,全區為貧困村舉辦100場“公益文化百村行”專場演出,努力將好政策傳遞到千家萬戶。

  如今,長安區將扶志扶智工作融入農村精神文明工作的方方面面,成功創建了一批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人心美、産業興旺生活美的美麗村莊。(文 胡潔 編輯 吳宇婷)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