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20 20:11:39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丹):8月18日,文物修復季特展系列第三季之“三維技術在文物修復工作中的應用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陜歷博”)西廳舉辦。十余名市民代表走進陜歷博文物修復室,進一步直觀了解三維技術,感受新興技術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中的應用。

  陜歷博于1983年籌建,1987年開始開展文物修復工作。陜歷博經歷了從“搶救性修復”到“科學認知”再到“預防性保護理念全面貫徹”的過程,逐漸建立起“修復、研究、預防”三位一體的文物保護體系。自2011年引入三維掃描與3D列印技術至今,陜歷博一直在嘗試從文物實體修復到虛擬修復,從文物實體翻模到利用模型翻模等工作,致力於將三維掃描技術與傳統修復工作結合起來。

  據文物修復師白璐介紹,三維掃描是一种先進的高精度立體掃描技術,通過測量空間物體表面點的三維坐標值,得到物體表面的點雲信息,並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直接處理的三維模型,是集光、機、電和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又稱為“實景複製技術”。最常用的兩種三維掃描器是結構光三維掃描器和鐳射式三維掃描器,前者主要適用於金銀器、玉器、佛像等類型文物的三維掃描工作,後者則適用於陶器、石刻、木器等類型文物的三維掃描工作。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利用結構光三維掃描器掃描出的羅漢像(攝影 王丹)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鐳射式三維掃描器(攝影 王丹)

  在了解了各類三維掃描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之後,文物修復師指導大家分組體驗了手持式三維掃描器的應用。體驗者一人將手部擺放固定姿勢,另一人持三維掃描器進行360°掃描,連通的電腦上實時進行模型搭建,用時短,效率高。體驗者在感嘆科技為文物修復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奮鬥在一線的文物修復工作者豎起了大拇指。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手持式三維掃描器現場使用示範 (攝影 王丹)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手部模型搭建 (攝影 王丹)

  “除了三維掃描器,三維印表機也是文物修復工作中重要的工具,與掃描器相輔相成。使用以光敏樹脂為原材料的objet3D印表機,層層固化輸出文物模型,製作出的模型惟妙惟肖。”文物修復師陳園介紹道。

  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感受三維科技無限魅力

  文物修復師白璐為體驗者馬克小朋友講解3D列印技術(攝影 王丹)

  西安外國語大學大一學生姚蕾表示,她是《盜墓筆記》的忠實粉絲,相比同齡人,姚蕾對文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參加本次活動之前,她並不知道有文物修復師這樣的職業,通過與他們近距離的溝通,姚蕾了解到了文物保護工作的艱辛,也感嘆現代科技為各行各業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本次“文物修復季”系列展覽將從書畫、金屬、陶瓷、木器傢具等多個方面展示陜歷博的文物修復工作,多方位展示文物修復的理念、方法和技術,旨在弘揚傳統技藝、普及文物保養知識,為公眾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