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安康:四項舉措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21 19:31:41

  陜西安康:四項舉措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8月21日上午,陜西省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攝影 胡雨昕)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8月21日上午,陜西省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璟,安康市發改委主任廖良成,安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務中心主任劉福全,安康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武俠,安康市住建局副局長王波,安康市工商局副局長申林斌出席此次發佈會,介紹了《安康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有關情況》。

  據趙璟介紹,2018年以來,安康市自覺對照中省要求、對標發達地區、對接通行規則,以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安追趕超越的戰略舉措,持續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工作高標準定位、深層次改革、全方位提升。通過安康市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從2018年一季度陜西省排名第四,上升到二季度陜西省排名第三。突出圍繞需求打造綠色通道、刀刃向內破解難點堵點、聚集重點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三大亮點”。

  在具體工作中,安康將營商環境作為開放發展的最優政策、倒逼改革的實踐路徑和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推進,突出抓了“四項工作”:

  一是完善機制抓推進。市、縣(區)分別成立領導小組,並組建“八辦四組”,分級建立聯席會議、調查研究、督查通報、典型案例、信息報送和信息公開工作機制,為推進工作構築堅實基礎。安康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營商環境工作,審定出臺相關文件,形成了“1+10+N”推進模式,並將考核全覆蓋作為評價各級各部門工作成效的有力抓手,在全面對接省對市考核指標框架的基礎上,研究設立具有當地特色的5個考核指標(獲得信貸、辦事優化程度、政務服務、跨境貿易、建設環境),用一流營商環境深化對外開放。同時,“三位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用”放管服”改革的實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二是對標一流破難題。始終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定期對安康市營商環境情況進行專項調研和督查,及時疏理亮點工作、典型案例、突出問題及建議意見,市、縣(區)政府和各相關部門分層級召開各類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對一季度考核靠後的6項指標、17項子指標,分類研判,摸清癥結,精準施策,限期整改,一抓到底,各項指標和社會評價明顯提升。

  三是探索實踐促改革。安康市堅持突出與創新創業關係最密切的市場準入、投資建設兩個重點領域先行改革,狠抓流程再造和標準制定兩個關鍵環節,極力破解影響和制約營商環境的瓶頸問題,在紫陽縣、漢陰縣、旬陽縣、嵐皋縣、安康高新區設立行政審批局,按照“應進全進、統一劃轉、集中審批”的原則,將各部門許可事項予以劃轉調整,積極探索”一枚印章管審批”經驗。按照陜西省政務服務“一張網”要求,加快建設市級互聯網務服務平臺和數據交換共享平臺,確保年內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目前,各試點縣區對接啟用市級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成了“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市縣鎮村四級聯動”的政務服務網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務服務模式。

  四是宣傳引導聚合力。通過開通12345便民服務熱線和平臺,一號對接群眾和企業訴求,第一時間答疑解惑、歸集意見、引導服務,當好政務服務“引導員”和“宣傳員”。同時,組織開辦專題培訓班,邀請專家解讀講授《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放管服”改革、大數據、互聯網+智慧政府等專題,著力培養抓營商環境建設的“明白人”。通過舉辦多次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佈會,開辦媒體專題和專欄,設立營商環境微信公眾號和“好環境、安康造”微博話題等措施,在中省市主流媒體累計刊發稿件200余篇,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氛圍初步形成。

  據了解,安康將聚焦目標任務、“八大突破工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難點熱點問題“五個重點”,打破信息孤島“一個壁壘”,強化考核、監督、問責”三個保障”,繼續發揚“安康創優精神”,即發揚敢創一流的拼搏精神、敢挑重擔的擔當精神,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舉安康市全市之力打造“支持政策最優、保障措施最強、行政審批最快、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為安康市加快追趕超越、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提供堅強有力的環境保障。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