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全面加快“名校+”建設   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24 14:39:53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為貫徹落實西安市委、市政府關於西安教育“革命+改革”的要求,西安市教育局近年來全面深化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大力實施“名校+”工程,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著力破解“擇校熱”“上好學難”問題,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8月23日,西安市教育局召開全市教育系統“名校+”工程行動計劃推進會,主要任務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名校+”工程在西安市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不斷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閆秀斌主持會議。西安市教育局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各處室負責人以及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負責人、各“名校+”教育聯合體校長代表等220余人參加此次會議。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瑞在會上宣讀了《“名校+”工程行動計劃(2018-2021年)》和《2018年“名校+”教育聯合體名單》,確定了“名校+”工程目標任務。到2021年,西安市共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140個,其中2018年60個,2019年25個,2020年25個,2021年30個。通過實施“名校+”工程,運用“一長多校”、委託管理、兼併融合、結對提升等“四種管理模式”,做到“六個統籌”(統籌組建“名校+”,統籌改善辦學條件,統籌配備管理團隊,統籌配置教師隊伍,統籌開展教育教學,統籌施行品質監測),培育更多“名校”,提升更多普通學校,不斷縮小市域內城鄉、區縣和校際間辦學差距,推動西安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廣泛徵求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和學校意見的基礎上,2018年西安市共新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66個,涉及學校147所(“名校”66所,“+校”81所),其中中學28個,小學33個,學前教育5個。

  會上,“名校+”教育聯合體代表現場簽署了《“名校+”結對提升協議》和《“名校+”委託管理協議》,西安市教育局向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等50所“名校”和“+校”代表集體授牌,新城區教育局局長王綱、碑林區教育局局長何文以及西安鐵一中學等8所學校校長代表先後就實施好“名校+”工程作了表態發言。

  西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姜建春在講話時指出,西安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定加快大西安教育改革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他表示,教育事業是大西安整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西安實現可持續發展起著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姜建春表示,加快實施“名校+”工程行動計劃,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破解當前西安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大舉措;;是落實教育電視問政後續整改要求、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的現實需要;是擴大“名校”辦學品牌優勢提升辦學效益,落實“名校”社會責任擔當的必然要求。希望參與改革的“名校”能夠心懷強烈的擔當意識,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切實珍惜辦學品牌,帶動幫扶學校共同創造大西安教育的品牌,為西安教育改革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姜建春指出,要精準發力,統籌推進“名校+”工程行動計劃。他要求各西安市區縣和開發區教育部門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儘快制定推進“名校+”改革的詳細“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要科學確定“名校+”的管理模式和結對方式,善於借鑒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及時總結提煉西安已有的成熟做法,大膽探索改革路徑,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保障任務落實。他指出,要找準精準發力的關鍵環節,緊密聚焦“名校”的責任擔當、“+校”信心提振、“名師+”的落實、“+校”課堂教學的提升,以及廣大師生家長的感受評價等“五個關鍵點”,不斷夯實工作舉措,切實做好“六個統籌”,著力推動“名校”和“+校”管理水準同推進、教師隊伍同發展、學生成長同進步、教育品質同提高。

  姜建春強調,要勠力同心,全力保障“名校+”工作取得實效。要做到“用情用力用心”,堅守教育情懷,持續攻堅發力,落細落小舉措,下力氣打通校際間辦學壁壘。要抓住關鍵時間節點,在2018年秋季開學前全面完成好“名校+”各項組建任務,確保“名校”與“+校”之間管理團隊、師資交流、教學備課安排到位。另外,西安市將綜合考核“名校+”工作成效,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區縣和學校將予以表彰獎勵。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