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考察團走進西安書院門 近距離聆聽碑林故事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24 14:16:11

以色列考察團走進西安書院門   近距離聆聽碑林故事

  2018以色列主流媒體負責人考察團在西安市碑林區書院門感受剪紙魅力(攝影 尉逸超)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8月23日,“創新農科聚焦陜西——2018以色列主流媒體負責人陜西行”考察團來到了位於西安市碑林區的書院門,跟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西安剪紙傳習所所長涂永紅學習剪紙,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隨後考察團走進碑林區書院門沿街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展品,其中,春發生葫蘆頭、老孫家牛羊肉泡饃、關中禮饃、關中葫蘆製作、虎頭鞋帽等非遺項目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讚譽。

以色列考察團走進西安書院門   近距離聆聽碑林故事 

 2018以色列主流媒體負責人考察團成員《今日以色列》報外事採訪高級記者埃雷玆·林(EREZ LINN)體驗剪紙(攝影 吳宇婷)

  “2018以色列主流媒體負責人考察團中國行”活動由中國駐以色列使館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希伯來語部承辦,本次代表團 “走進陜西”活動由西安市碑林區委宣傳部協辦,旨在借助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的契機,加強中國與以色列之間的友好交流。

  觸摸古城文化名片書院門

  穿行其中往事閱千年

以色列考察團走進西安書院門   近距離聆聽碑林故事

  西安市碑林區書院門(攝影 吳宇婷)

  據了解,書院門位於西安市碑林區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兩旁“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楹聯醒目提神。街道兩旁是清一色倣古建築,路面為青石鋪砌。青灰兩色是這條街的主色,間雜著墨黑與筆秀,內斂至極。

  書院門的建築規模宏大同時又和小巷相互交錯,行走在書院門步行街上,隨處可見的高大槐樹後面,格子木門半開著,大大小小的湖筆、楹聯、挂幅從門檐上面垂下來。

以色列_fororder_TIM圖片20180824144150_副本

 《國土報》卡羅林娜·蘭德斯曼(CAROLINA LANDSMANN)(左一)與同伴在書院門步行街認真挑選陶瓷杯(攝影 胡雨昕)

  “這裡的建築風格、店舖裏陳列的物品都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我很喜歡。”《國土報》卡羅林娜·蘭德斯曼(CAROLINA LANDSMANN)表示。

  書院門因關中書院而得名。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也是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西北四大書院之冠。明代萬曆年間工部尚書馮從吾諫言被貶後,寄情于傳道授業修建了關中書院。因以自由思辨和文人聚集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如今的書院門已成為古城的文化名片,在這裡人們能體會到西安不同於別處的城市風景。

  街道兩邊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畫、印章印譜、文房四寶、油畫肖像等百十余家店舖,隱匿在青墻和綠蔭裏。在這條街上不可忽略的就是排列在街上的小攤位,每一個小攤位都賣著不同的東西,或賞玩或實用,或古典或現代,引得考察團成員駐足觀賞。

  在書院門所見,是碑林區在文創工作方面的一個縮影。人文氣息濃厚的碑林區,擁有培育文化環境的肥沃土壤。近年來,碑林區正以自身優厚的歷史底蘊為資本,不斷借助文創渠道發力,使文創産品真正成為“碑林帶得走的文化”。

 碑林區勇擔振興“大西安”使命

  全力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示範區

以色列考察團走進西安書院門   近距離聆聽碑林故事

  剪紙風格的金屬書籤(攝影 吳宇婷)

  作為西安市核心城區,碑林區在開發手中“文化金礦”的同時,緊抓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歷史契機,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落實“五新”戰略任務,緊扣“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核心示範區”的奮鬥目標,明確了“奮鬥一三五,走在最前列”的總體要求,即:一個目標,到2020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千億元,打造千億級實力城區;三個關鍵,構築經濟核心增長極、創新驅動新高地、絲路文化會客廳。五個支撐,結合碑林實際,全力推進産業升級、創新創業、品質形象、文化旅遊、發展環境五維支撐體系建設,全力建設高品質産業升級示範區、高活力創新創業示範區、高標準品質形象示範區、高內涵文化旅遊示範區、高效率發展環境示範區。   

  作為經濟擔當,2017年碑林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873.49億元,同比增長8.4%;2018年上半年,碑林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460.1億元,增長6.8%;“三率”考核指標居西安市第一,榮獲陜西省唯一“中國樓宇經濟最具投資價值城區”稱號,連續十年榮獲陜西省“五強區”稱號。

  作為科技擔當,碑林區擁有17所高校、131家科研機構、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1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各類科研人員3萬多人,在校本科生17.35萬名、研究生5.78萬名,是西安市乃至陜西省科技工作者、科技成果最密集的區域。

  作為文化擔當,人文底蘊深厚的碑林區內文物景點、古遺址眾多,坐落著小雁塔、明城墻、臥龍寺及八仙宮等古建築、人文古跡和佛寺道觀27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7處、4A 級景區3家,陜西省體育場、圖書館、美術館等各類公共文化設施齊全,轄區內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構成了獨具特色和魅力的人文景觀。

  立足“塔尖城市”站高謀遠,碑林區不斷加快轉型發展、創新驅動、環境優化,推出樓宇(總部)經濟扶持政策“鑽石20條”,設立5000萬元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力爭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西安新一輪發展中乾得最主動、走在最前列、實現“新蝶變”。2018年西安市首家“盒馬鮮生”、全國第二家SKP相繼落戶開業,一個全新的零售業態在碑林起航。

  未來,碑林區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強文化經濟科技建設,努力為推動絲路各國文明互學互鑒、共進共榮,注入更多“西安元素”、貢獻更多“碑林力量”。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