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陳嵐):2018年5月7日,隨著西安首條直飛英國倫敦航線正式開通,不僅將西安和倫敦這兩座國際大都市、兩大航空樞紐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更進一步加強了西安“國際樞紐城市”的通達性。2018年9月12日,“英國千人遊陜西暨倣唐入城儀式盛典”活動將開啟西安國際化新里程,為陜西發展“三個經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發揮地域優勢 構建國際旅遊樞紐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曾于2016年在北京舉行的“陜西全球推介活動”中表示,如果想要知道中國的過去,就來陜西感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如果想了解中國的未來,也要來到陜西感受“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魅力。“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讓陜西在新時代再次站上了對外開放的前沿,迎來大力發展的重要機遇。近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重大決策為構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描繪了發展藍圖。
陜西旅遊發展委員會策劃組織的“尋秦記”快閃活動亮相2017倫敦國際旅遊交易會(供圖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兵馬俑”亮相2018德國柏林ITB國際旅遊交易會(供圖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樞紐者,指事物相互聯繫的中心環節,成為樞紐,才能利用樞紐地位強力帶動經濟發展。地處中國大陸幾何中心的陜西是周邊毗鄰省區最多的省份,而西安又是距離亞歐大陸地理中心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在以航空高端帶動,高鐵與公路、地鐵等交通無縫銜接的現代化交通體系日漸成形的時候,伴隨“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目標的不斷推進,作為陜西新興産業中支柱産業的旅遊業,不斷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系列活動,創新拓寬對外宣傳平臺加強陜西旅遊對外合作力度,持續構建陜西國際旅遊樞紐新平臺。
陜西旅遊代表團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陜西旅遊推介會 (供圖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歐洲地區作為陜西最穩固、重要的入境市場之一,在陜西旅遊走出去的系列活動中亮點頻出。其中在2017倫敦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陜西省旅遊發展委主任高中印率團組成的陜西旅遊代表團以及精心策劃的“尋秦記”快閃活動運用創新分享陜西之美成功吸引無數關注目光。在全球最大的旅遊展會——德國柏林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夢榆任團長的近50名人員開展創意行銷推廣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推介形式使陜西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享譽世界。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旅遊業界代表在機場歡迎陜西旅遊代表團 (供圖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慶祝中國陜西省——日本京都府結好35週年暨陜西旅遊推介會 (供圖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陜西旅遊推介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 (供圖 陜西旅遊發展委員會)
在深耕亞洲客源國合作方面,借助2018年陜西省與日本京都府締結友好關係35週年之際,陜西旅遊以“文化陜西”為主題走進日本京都舉辦陜西旅遊推介會,建立兩地文化旅遊資源的多重合作機制。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歐旅遊年”等重要時刻,陜西省赴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旅遊推廣活動20余次。赴芬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進行陜西旅遊宣傳推介。其中于2018年8月17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辦的推介會不但設立“陜西旅遊之窗”。而且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推介內容展示陜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日新月異的當代風貌。從絲綢之路起點旅遊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黃河旅遊帶、紅色旅遊系列景區等“四大旅遊高地”産品,到陜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特色美食,陜西旅遊形象在聖彼得堡精彩綻放。諸多項目的開展,讓陜西旅遊的新形象、新産品和新線路在國際傳播進一步推廣,有效打造了陜西作為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的全新形象。
ICCA(國際會議與大會組織)亞太區客戶/供應商商務研討會參會代表(右)體驗中國太極 (攝影 許真理)
2017澳大利亞千人遊入城儀式現場 (攝影 水蓮花)
除了走出去,陜西旅遊還通過引進來系列活動加強構築國際旅遊樞紐城市的建設。通過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世界旅遊聯盟(WTA)、亞太旅遊協會(PATA)、2018ICCA(國際會議與大會組織)亞太區客戶/供應商商務研討會等大型國際會議的合作為陜西旅遊引入優質入境客源資源。舉辦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絲綢之路起點 我的第二故鄉——在陜外國留學生體驗陜西旅遊系列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陜西與全球客源國的合作,推動陜西國際旅遊樞紐發展再上新臺階。國際交通樞紐建設的完善化讓陜西旅遊、陜西文化的推廣擴展新窗口,而陜西旅遊面向國際持續吸引入境遊客又推動區域經濟不斷發展。
構築“一帶一路”旅遊新高地 推動門戶經濟全面發展
陜西華山景區夜景 (攝影 王江)
交通樞紐的建設助推陜西旅遊在成為國際旅遊樞紐城市的道路上快速發展,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也讓陜西文化以及陜西旅遊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成為世界絲路文化中心就必須從加強自身做起,陜西旅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充分依託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統領絲綢之路起點旅遊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黃河旅遊帶、紅色旅遊系列景區“四大旅遊高地”建設。開發歷史文化體驗旅遊産品、生態休閒旅遊度假産品、自然觀光旅遊産品、節慶會展旅遊産品、休閒娛樂旅遊産品、紅色文化體驗旅遊産品、鄉村休閒旅遊産品、專項特種旅遊産品等八大旅遊産品體系,做好産品和品牌的歸納、提煉,並按照産品屬性予以提煉整理,優選出同一領域內的排頭兵産品,結合國際遊客需求,分別給予各國及各個消費需求層級的遊客和市場最清晰明確的指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而《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實施方案》和《陜西省旅遊行業開展品質提升行動指導意見(2018—2020)》及三年行動計劃,也圍繞把陜西建成國際一流文化旅遊中心和國際旅遊樞紐的目標,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全面提升品質服務水準,加快培育陜西旅遊競爭力新優勢。持續提升的陜西旅遊服務品質帶動培育萬億級旅遊産業,不斷激發外向型經濟新活力,逐步成為重要的國際旅遊開放門戶。
加強入境遊體驗 吸引優質經濟資源
美國作家團成員Len Kaufman(左)在陜西靖邊縣和當地村民合影 (攝影 湯保平)
埃及歌手 DOHA SAMIR SOBHY ALY TOLBA(右)在陜西佳縣泥河溝與村民互動(攝影 水蓮花)
經濟的流動實際上是要素的流動,發展流動經濟,根據谷歌中國市場關於“境外遊客眼中的中國形象”大數據統計,外國遊客相對更喜歡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其中40%的國際旅遊都是與文化相關的。對中國來説,很多外國人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揭開中國神秘面紗的到訪旅遊,而是希望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可以深入了解中國,進行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陜西旅遊作為擁有兵馬俑、法門寺、大雁塔等歷史遺跡,周秦漢唐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在吸引境外遊客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而針對體驗式旅遊的提升,陜西旅遊近幾年持續加強入境遊客體驗式旅遊項目構建,2017年的澳大利亞千人遊、2018年的英國千人遊,陜西以沉入式旅遊方式歡迎外國友人來到中國,通過親身體會看到一個擁有人類歷史文明寶庫的陜西、一個奮進創新的陜西。
北京、上海、陜西中國入境遊旅遊樞紐合作機制正式啟動 (攝影 行向輝)
依託陜西優質資源稟賦,陜西旅遊2018年上半年接待遊客近3.3億人次,同比增長24.14%,接待入境遊客166.5萬人次,同比增長14.41%。據文化和旅遊部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8500萬人次國際遊客來華旅遊,拉動旅遊消費約1100億美元。在中國入境遊市場上,陜西與北京、上海共同構成中國入境旅遊的三大樞紐,通過建設國際旅遊樞紐平臺,陜西旅遊將持續帶動區域內外的資金、技術、專業人員、信息等經濟元素流動集聚與擴散,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在各种經濟要素重組、整合基礎上帶動相關産業發展。
陜西旅遊助力“三個經濟”發展正在從多方面展開,在北京、上海、陜西中國入境旅遊樞紐全球發佈會和陜西(西安)國際旅遊樞紐建設研討會上,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高中印表示,旅遊業作為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國際化水準是一個城市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陜西旅遊借助“一帶一路”的建設契機,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風、陜西味的著名國際旅遊目的地。通過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承擔客源地與目的地、目的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橋梁功能,通過客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管理流、文化流和能量流等各種旅遊要素聚合,形成旅遊資源積聚擴散的樞紐,提升對國際旅遊的引導力、服務力和保障力。
建設“國際旅遊樞紐”,陜西旅遊將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圍繞建設國際一流文化旅遊中心目標,發揮無可替代的中心區位優勢、日益顯現的門戶區位優勢、不斷增強的粘性區位優勢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優勢。在“英國千人遊陜西暨倣唐入城儀式盛典”活動啟幕之際,陜西將用豐富的文化積累和優質的旅遊資源期待遠道而來的海外友人,一同品鑒陜西新形象,與世界分享陜西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