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竇文章談陜西科技創業之變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20 13:39:27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9月19日,2018“灃東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落下帷幕,15個項目獲得金獎,43個項目獲得銀獎。

  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自2016年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三屆,2018“灃東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為第三屆大賽,作為主辦方之一,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不斷探索,逐步架起了連接科技工作者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橋梁。

  本屆大賽決賽評委會主任竇文章作為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博雅方略集團首席專家、創業導師,從第一屆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開始,一直擔任評委會主任的角色。通過大賽,他見證了陜西科研工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全過程。

  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竇文章談陜西科技創業之變

  大賽決賽評委會主任竇文章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攝影 翟玉欣)

  從高大上的實驗成果轉變為服務民生的産品

  回憶起第一屆和第二屆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的情景時,竇文章説:“陜西省的參賽項目多是高大上的突破性科研成果,但是大多數還停留在實驗室。尤其是第二屆,那次同時承辦了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很多東部沿海地區的項目來到陜西參賽,與這些科技含量略低、但商業價值很高的東部參賽項目相比,陜西的科技創新創業急需走向市場。”

  通過本屆大賽的項目展覽,可以感受到陜西科技工作者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不再拘泥于論文數目和實驗室科研,已經開始走向社會。納米天然手工皂、讓美食地圖和教學電路箱立體化的AR技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隨處可見,不勝枚數。

  “這次大賽,從表面上看是高大上的項目少了,應用型的項目多了,實際體現了科技工作者的日漸成熟。很多項目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一起申報的,説明通過三屆大賽的舉辦,科技工作者開始走出實驗室,走向社會,隨之而來的就是科研成果開始服務於民生。”竇文章説道。

  發揮大賽指揮棒作用 為陜西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陜西作為科技大省,是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匯集地,科研力量雄厚,但是卻缺乏科技資源與商業的對接,科研成果轉化率不盡人意。

  竇文章認為,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正是搭建了一個平臺,把科技工作者與市場主體對接起來,同時,企業參與到具有市場價值的科研項目中,發揮整合産業鏈的功能。他説道:“大賽就像一個‘指揮棒’,使科技工作者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科研方向,反過來,市場的需求變化給予科研相應支撐,這是一個良性互動。”

  竇文章還表示,科技工作者創業比其他創業者的創業更能推進社會進步。科技始終是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一旦投入到社會中,將會對大眾生活和社會進步産生巨大推動。

  充分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和創造熱情,將陜西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和産業優勢,將為陜西經濟的持續發展發揮支持作用,這也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持續舉辦的最終價值所在。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