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  絲路文明煥發新活力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26 17:56:28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在“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之際,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于10月8日至13日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西安盛裝起航。天時、地利、人和,這次國際性的盛會,無疑是為“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獻禮,也是唱響絲路文化深度融合的時代強音。

  巧合的是,2018年又是西部電影集團60華誕,恰逢時代節點的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60歲西影,將攜手為”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獻上厚禮。

  2000年前,張騫從長安出發,開創出一條走出國門、連接亞歐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時,張騫和他身後的大漢王朝致力於貿易交換,互通有無。

  這不僅打通了絲綢瓷器珠寶等物品的互通,也打通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及至大唐,絲綢之路的文化貢獻,甚至遠超經濟紐帶作用。據悉,大唐著名文藝青年王維,走向文藝圈和政壇的成名琵琶曲《鬱輪袍》,曲調和手法上,都借用了西域技巧。

  如今,“一帶一路”倡議的文化橋梁紐帶作用,同樣是絲路沿線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共同瑰寶。

  2018年8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佈會上,專題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推進5年來取得的成績。

  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不斷加強,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議,其中,文化交流更成為各國交流融合的重中之重。

  為助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承絲路精神,促進文明互鑒,實現親誠惠容、民心相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特別制定了“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要不斷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臺,著力打造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國際藝術節、博覽會、藝術公園等國際交流合作平臺。鼓勵和支持各類綜合性國際論壇、交易會等設立“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板塊。逐步建立“絲綢之路”文化數據庫,打造公共數字文化支撐平臺。圍繞演藝、電影、電視、廣播、音樂、動漫、遊戲、遊藝、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文化科技裝備、藝術品及授權産品等領域,開拓完善國際合作渠道。

  而2014年實施的“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更是明確,要通過以下措施有力推動“一帶一路”的文化交流,製作專題節目,傳播絲路文化;舉辦電影節,帶動文化交流;與絲路國家合力創作,促進文明互鑒、文化繁榮;舉辦媒體品牌活動,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交流合作;強化技術産業合作,推動廣播影視基礎設施聯通。

  比對“行動計劃”所提出的發展方向,比對“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明確要求,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絲路建設的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同時又是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千年文明故都,西安,正在不斷匯聚那些傳承各國各民族基因的文化傳統,帶動絲綢之路這條綿延千年,與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息息相關的通途。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藝術活動連續多年在西安舉行,10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藝術家,攜海量作品跨越大陸、飛越海洋,相聚西安,無不體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以文化為紐帶、以文化為橋梁、以文化實現心連心的深度溝通、多向融合。

  此外,絲路文博會、絲路音樂節,這些以絲路為主題的重大節會,以加強人文交往、促進民心相通為主旨,積極推動絲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互鑒,不僅為堅定西安、陜西的文化自信作出了貢獻,更在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打造絲路文化交流合作新高地征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的作用。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