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9月27日上午,由陜西旅遊集團投資建設的白鹿原影視城“電影特效科技館”項目開幕儀式在白鹿原影視城舉行。9月27日起,白鹿原影視城“電影特效科技館”將面對廣大遊客,正式開放。
陜西旅遊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常夢春,陜西旅遊集團副總經理趙月望,陜西旅遊集團副總經理王漢琳等領導出席,以及陜西省旅行社代表、白鹿原影視城、陜旅影視領導班子成員共同出席活動。
9月27日是 “世界旅遊日”,是由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為旅遊工作者和旅遊者的設立的節日。在這充滿意義的節日裏,白鹿原影視城電影特效科技館正式開幕運營,面向廣大遊客開放。陜西旅遊集團、白鹿原影視城主要領導和與會嘉賓共同為白鹿原影視城“電影特效科技館”揭幕,見證這一富有紀念意義的時刻,之後與媒體代表、旅行社代表、新媒體聯盟代表等參觀了“電影特效科技館”中炫目、神奇、生動的表演。
電影科技特效館開館儀式 (供圖 陜西旅遊集團)
白鹿原影視城“電影特效科技館”項目由中國電影美術大師霍廷霄擔任藝術總監,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提供藝術支持,是陜西旅遊集團融合國內頂級專業團隊精心打造的文旅精品項目。項目佔地面積約900平米,館內融合國內領先的科技館與劇場的複合空間,系統介紹了現代電影工業製作環節中科學技術的應用,涵蓋電影視聽各個層面的藝術形式和技術手段,是西北首家以先進的電影技術為主題、酷炫的聲光特效為亮點的開放性科技體驗館。
據悉,“電影特效科技館”包含特效館、聲音館、光影館三部分,全方位浸入式體驗讓遊客感受電影視覺和聲音的科技原理。
觀眾在電影科技特效館看表演 (供圖 陜西旅遊集團)
特效館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融合電影劇本的構架、虛擬表演藝術,電影虛擬拍攝技術、電影虛擬特效合成技術、電影實時剪輯技術等當今電影工業環境下最尖端的科技手段,讓觀眾在參與拍攝的過程中,發現電影技術與藝術融合的神奇奧妙。走進特效館,觀眾可以換上戲服,走到綠幕背景下,在鏡頭前任意發揮;而同步的活動也將會被轉播到大熒幕上,在虛擬實時合成技術的支持下,穿越到奇幻的電影世界中。
聲音館截取電影經典片段,通過電影聲音編輯技術、聲效模擬技術,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聲效和不同的配音所帶來的神奇而夢幻般的聽覺感受。觀眾將化身為配音員,為經典電影配音,打造出獨特的語音反差效果。除了配音外,觀眾還可以了解音效合成的奧秘,身邊的用品、器件被巧妙的應用就能製造出大片的效果。一把蒲扇就能造就狂風呼嘯的聲效,鍋碗瓢勺就能帶來千軍萬馬的震撼。
光影館運用虛擬投影技術與電影視覺特效技術結合的手段,將舞蹈演員夢幻般的表演與虛擬的視覺特效結合,從而讓觀眾沉浸在夢境世界裏。全息投影産生立體的空中幻像,與表演者産生互動,一起完成走位、動作和聲音的配合表演。另有浮球矩陣的奇幻效果,使觀眾感受到沉浸式觀影帶來的超感視聽盛宴。
“後期,電影特效科技館還將不斷升級完善體驗內容,成為陜西乃至全國文旅融合的精品項目、示範項目。”白鹿原影視城工作人員介紹道。
自2016年開園以來,白鹿原影視城就以著名作家陳忠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白鹿原》為依託,致力於打造陜西集影視拍攝與體驗、文化休閒、兒童遊樂、精彩演藝于一體的大型影視城。目前,已有《白鹿原》《毛澤東》《兵出潼關》《百鳥朝鳳》等多部影視作品及《二十四小時》等多個綜藝節目在此取景拍攝。除此之外,白鹿原影視城創新運用小説情節多元復刻“白鹿原文創博物館”,開創“影視DIY”雕塑復刻項目,使遊客深入感受影視製作及拍攝的樂趣。隨著互動體驗項目的增多和完善,白鹿原影視城已成為現代電影科技與傳統關中農村民俗文化有機結合的特色休閒旅遊目的地。此次“電影特效科技館”落戶白鹿原影視城,將進一步豐富白鹿原影視城旅遊業態,凸顯其文化浸入式體驗品牌,助力影視城打造關中民俗文化産業示範基地。
“體驗參與度深、場景化明顯、文化賣點多”已成為白鹿原影視城的金字招牌。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正是由於高品質的文化體驗、識別度高的文化場景,白鹿原影視城的單日接待遊客量已達8萬人次,開園運營兩年,接待遊客已達8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