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市長安區建立大數據平臺助力秦嶺生態保護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27 17:51:26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違建具體點位、排查整治進度……只需滑鼠輕輕一點,各類秦嶺北麓違建整治數據就會呈現到電腦螢幕上。近日,西安市長安區秦嶺生態保護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依靠大數據平臺優勢,助力秦嶺生態保護。

  西安市長安區建立大數據平臺助力秦嶺生態保護

  研發負責人在介紹大數據平臺

  秦嶺生態保護大數據平臺研發負責人李煜介紹,7月下旬,在長安區政府指導下,公司經過兩個月的調研、研發,建成了長安區秦嶺生態保護大數據平臺。這一大數據平臺最大特點就是利用先進的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把秦嶺違建整治的各類信息進行了歸納、整理,建立了精準的電子檔案,實時掌握違建整治情況,提升管理效率,實現秦嶺北麓內生態保護水準持續提升。

  智慧秦嶺大數據平臺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藍色的大數據信息螢幕上,顯示了包括數據總覽、拉網式排查、整改情況、重點別墅項目整治動態等模組。其中數據總覽模組部分包括疑似違建點位、累計拆除違建面積、上報卷宗數和實施拆除、已拆除、正在拆除等信息;整改情況模組部分詳細標注了9個街道和區旅發委、林業局的整治信息;重點別墅項目整治動態模組部分則可實時查詢整治進度。

  大數據信息螢幕中間為秦嶺北麓長安段的電子地圖,詳細標注了9個街道違建信息。用滑鼠任意點開一個街道,即可出現該街道所有違建整治信息,包括每個違建點的具體點位、卷宗詳細信息、整治進度的文字和圖片信息,非常精準的對所有所有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做到直觀可視、心中有數。

  長安區秦嶺北麓違建專項整治工作資料核查組工作人員楊開元表示,各街道辦、相關部門數據實時上報、市區資料審核是大數據平臺建立的核心支撐要素,也得益於廣大幹部一線的辛勤工作。從違建排查、卷宗形成,到整治具體進度,廣大幹部按照要求,每天及時上報每個違建點的基本情況和整治進度詳細信息,經市、區審核後掃描上傳、錄入。大數據平臺就是將零散的信息進行了有效整合、統計和匯總,實現了違建整治數據實時查詢和流程化管理,確保了數據的規範性、準確性,為政府決策、監管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下一步的長效管理提供和積累了有效的基礎數據。

  目前,秦嶺生態保護大數據平臺手機APP客戶端“智慧秦嶺”也已研發成功。“智慧秦嶺”APP應用功能包括問題回頭看、自查上報、地圖定位、待辦任務、通知公告等。屆時廣大網格員可下載使用,在巡查過程中隨時隨地上傳各類信息。後臺大數據平臺將隨時從龐大的數據庫中,快速、準確地掌握各類信息的詳細情況,快速研判處理,大大提升秦嶺生態保護網格化管理、環境監測和綜合服務能力。(供稿 文/圖  西安市長安區網信辦 編輯 吳宇婷)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