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翟玉欣):9月26日,由陜西省委組織部、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陜西省第三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在西安開幕。參與此次論壇的1500多名海內外學者中,在法國貝爾福-蒙貝利亞技術大學在讀博士的楊韜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安娃”,對本次青年學者論壇格外關注與期待。
法國貝爾福-蒙貝利亞技術大學在讀博士楊韜接受採訪(攝影 吳宇婷)
楊韜離開家鄉西安已有三年之久,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時表示,回家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了“家鄉味”,這個味道是在法國沒有的,也是一直惦記的家的味道。楊韜開玩笑説道:“博士畢業後,回到西安為家鄉建設做貢獻的最大動力就是家鄉的美食太有吸引力了。”
楊韜對開幕式上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的致辭深有感觸,他説:“省委書記講道,陜西作為華夏文明發祥地,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蘊含著蓬勃發展的巨大潛力。如今,現代科技的進步和交通工具的快速發展,使不沿邊不靠海的陜西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讓我感覺陜西近幾年在人才引進方面力度很大。並且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陜西的城市發展也很快,是一個吸引人才的好地方。”
在開幕式上,胡和平表示此次青年學者論壇的舉辦希望把陜西打造成人才聚集之地。胡和平指出陜西在人才科技教育方面是一個大省,擁有高校114所,在校大學生150多萬,科研單位1000多所。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人才來到這裡,留在這裡,在陜西成就一番事業。
楊韜作為眾多待引進優秀人才中的其中一員,對陜西有著別樣的感情。目前,楊韜的研究方向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的目標跟蹤和視覺定位。他表示,參加此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尤其是人工智能學院的老師們深入交流,尋找志同道合的團隊,紮根西安,一方面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為陜西的發展、西安的建設做出貢獻。
據悉,陜西將按照十九大部署要求,努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焦到陜西。陜西將認真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制度,建立一卡通服務機制,完善一體化服務網絡,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同時,陜西還將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用,建設一批高端人才培養集聚示範基地,推進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壯大創新創業平臺規模,促進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