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省環保廳:創新工作方式 穩步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管理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30 18:28:27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9月29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以下簡稱“陜西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陜西省環保廳輻射安全管理處副處長汪源介紹了陜西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情況。

  作為國家重要的核工業生産基地之一,陜西省共有核技術利用單位1675家,在用密封放射源達3500枚(含外省來陜作業的源數),在用射線裝置共4362台;建成投運通信基站67500座、110kV及以上輸變電站856座、輸電線路1963條(其中特高壓輸電線路達到34條)、廣電發射臺站和民航、氣象雷達等電磁設施355台套。

  針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監管任務重、流動放射性作業量大而廣、監管難度大的現狀,陜西省環保廳制定印發了《陜西省非經營性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和《陜西省核與輻射環境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制定出臺了《陜西省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

  在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的基礎之上,陜西省環保廳大力創新監管方法和監管手段。自2015年10月起,陜西省率先推行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專門組織專家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中涉及的輻射安全管理和輻射防護要求,梳理歸納成315條明細規定,形成具有標準化模式的表格文本,並分為醫療、工業探傷、工業測井等五大行業,分行業加以規範和推進實施。此項工作得到生態環境部的充分肯定,將在試點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向其他地方進行推廣。

  陜西省環保廳:創新工作方式  穩步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管理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輻射安全管理處副處長汪源(攝影 宋佳)

  同時,為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陜西省環保廳組織開展了放射源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本次專項行動從“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完善、所用放射源是否安全”三個方面,按照涉源單位逐一排查、相關信息逐一核實、防護措施逐一完善、監管責任逐一落實的要求,先後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335起,落實整改問題279個,約談企業7家,立案處罰31起,罰款金額114萬元,發現並及時收貯閒置廢棄放射源86枚。此次專項行動,由於組織嚴密、工作紮實、成效明顯,在環保部綜合考評中,位列前三。

  下一步,陜西省環保廳將緊密圍繞陜西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的統一部署,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戰略和 “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繼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針和嚴慎細實的工作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優化監管、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提升效能、確保安全,全力推動陜西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建設美麗陜西、助推追趕超越提供堅強保障。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