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穩金融:為實體經濟“輸血供氧”
陜西日報  2018-10-10 10:49:01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形勢穩定至關重要。今年1月至8月,我省金融機構(含外資)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9%,上半年貸款增速升至全國第13位;同時,社會融資規模增加,上半年直接融資同比增加6億元。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負責人表示,陜西省金融總體運行穩健,支撐了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下一步,“穩金融”的三大任務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貸款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截至6月30日,我行農戶貸款較年初增加10億元,創歷史最高水準;新增投放惠農e貸11.5億元、扶貧小額貸款2億元,支持了1.5萬戶農戶發展生産,帶動了6.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農行陜西省分行行長王偉説。

  數據顯示,陜西各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最大的亮點,是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涉農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5%,投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9%。同時,我省還建立了扶貧再貸款綠色通道,全省精準扶貧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9.5%,顯著高於其他各項貸款增速。

  與此同時,全省各金融機構持續改善金融基礎設施,強化金融服務綜合效能,不斷提高服務水準,在服務客戶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我省金融機構推出跨區域銀行端查詢電子繳稅形式,破解了國有大型企業跨區域電子繳稅難題;持續推進支付惠農工程、“互聯網+”工程,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地區已建立惠農支付服務點44265個、“助農取款+農村電商融合發展”服務點6324個。下一步,我省各金融機構還將全面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推動跨區域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打通稅收服務“最後一公里”,推進中小微企業和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

  “未來幾個月,我們將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支持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清理不合理中間環節費用,有效降低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負責人説。

  金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不斷推進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提升金融發展活力是“穩金融”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金融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新成效。我省出臺了《進一步推進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細則》,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西鹹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貿中心園區等片區出臺差異化金融政策措施。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是自貿試驗區內企業,企業在巴基斯坦的燃煤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點合作項目。該項目負責人説:“在海外承包工程中存在貿易結算、匯率避險、融資擔保等問題,工行陜西省分行與工行巴基斯坦分行內外聯動,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境外項目保函轉讓解決方案以及外匯資金留存服務方案。”

  與此同時,全省普惠金融試點改革也取得新進展。世界銀行已將宜君縣確定為普惠金融全球倡議中國項目試點。上線運行的“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實現了物流通關、檢驗檢疫、出口信保、貿易融資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已幫助上百家小微企業和貧困農戶將陜西特色産品推向全球市場。

  此外,我省金融管理機構還加大金融風險防控力度,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同時針對非銀行支付領域開展風險排查,做好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的防範。

  下一步,我省將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繼續落實利率、匯率市場化金融改革措施;推進“兩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著力推動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産跨境轉讓等政策儘快落地。(記者宋志明)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