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10月10日,第二屆電影IP授權與衍生産業高峰論壇在西安W酒店舉行,此次論壇為近期開幕的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期間備受矚目的高峰論壇之一。
電影IP授權與衍生産業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供圖 曲江新區管委會)
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新時代、新絲路、新力量”為主題,憑藉高度的行業前瞻性和市場敏銳度,秉承“國際性、綜合性、創新性、開放性”的宗旨,搭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與國際交流、合作、交易的重要平臺。近年來,電影節也將電影IP授權和衍生品開發行業納入它包容而廣闊的視野中來,並鼓勵、支持其長遠發展。
論壇以“電影IP的可開發性”為議題,邀請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尼躍紅,教育學博士、設計學教授、北京電影學院設計系主任張傑,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行銷公司副總經理朱海榮,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代理部副主任那玲, 52TOYS CEO 陳威,文交聯合總裁銀志,阿裏影業阿裏魚市場負責人、資深整合行銷專家陶澍共同探討、交流,共話電影IP授權和衍生産業開發行業之計,共謀行業交流與協作。
應該讓電影成為電影衍生品的最大廣告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尼躍紅作為論壇演講的第一位嘉賓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電影衍生産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電影IP的影響力不充分,難以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震撼的持久的印象。適合開發衍生品的電影不充分,例如好萊塢電影也不是每一部都做衍生品開發,主要聚焦在動畫片、奇幻片、科幻片等題材,而電影IP授權交易市場也急需培育。影視産品要想獲得院線以外的價值,就需要把IP和商家進行聯合,把影視IP通過授權轉讓給商家,讓商家開發利用影視IP的價值,利用它的影響力開發相應的産品。並通過産品來促進影視作品的傳播,這兩者是互動的關係,如果單是靠賣電影票房或者單純靠電視播映的收入,是很局限的。所以這兩者之間應該建立起互動、協作的關係。
52TOYS公司CEO陳威則表示,中國電影製片方對電影衍生品的重視遠遠不夠,影視和衍生品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是兩方面一塊發力的結果。影視公司作為版權方,衍生品是能變現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是必須非常明確的意識。雖然中國影視方已經開始了衍生品開發的腳步,但依然存在介入太晚等問題。國內近兩年開始有了衍生品開發設計生産意識,但是對於怎麼真正和衍生品結合,怎麼真正能夠專業地對接,去和這些衍生品公司進行一起合力的開發商品産生價值,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有更多的實操案例去積累經驗。陳威以國外的電影衍生品開發程式舉例,指出正常的程式應該是電影上映前十個月甚至一年,就應該進行衍生品的設計和開發,上映前兩到三個月就要全面鋪貨,這樣才能讓衍生品和電影的宣發互相推動,甚至應該讓電影成為電影衍生品的最大廣告。
此外,版權也是一個擺在全行業面前嚴峻的問題。
尼躍紅表示,目前知識産權交易市場還不是很充分,電影衍生産業的發展,是有知識産權交易的問題。首先要有交易,經過電影IP授權轉讓給商家,商家才能夠利用電影品牌的影響力開發商品、開發衍生品。
張傑指出,衍生品的市場依靠好IP、好電影,更要依靠知識産權的保護,電影是個巨大的文化市場,衍生品是站在電影背後的巨大金礦,只要電影工業蓬勃發展,知識産權保護人人踐行。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代理部副主任那玲女士,則通過分析國內外典型案例,對版權服務進行深度思考。
西安大IP值得影視業深挖
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西安曲江舉行,與會嘉賓也對所在的西安曲江的美景盛讚不已,他們也對如何開發西安這個大IP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尼躍紅認為,西安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也有享譽世界的品牌,比如大雁塔、大唐芙蓉園等。但如果要做影視衍生品,就需要把它變成影視業,那首先要創造跟這些文化名城相關的電影作品或者是電視作品。記得有很多電視劇,比如正在拍攝的《長安十二時辰》,還有像《黃土地》《紅高粱》等,類似以西安歷史文化為背景的電影,把這種城市的文化、歷史的文化融到電影當中去,然後借電影品牌來開發衍生産品。這樣才能把城市歷史文化價值和影視關聯起來。
陳威也表示:“兵馬俑這樣的西安元素很適合影視衍生品的開發,其實從影視跟衍生品角度,我覺得西安能發掘的好的資源太多了。”令陳威印象中最深的是,很多年前張藝謀主演的一部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那部電影我覺得特別經典,從衍生品的角度、電影的角度,其實都有很大開發的潛力。這裡面有很多造型或者是橋段,都有衍生品開發的潛力,現在還是需要這樣的影視産品來推動城市品牌。”陳威説。
論壇現場思潮涌動,在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綻放光芒,借助電影節平臺,把所有跟電影授權與衍生品開發相關的人員都集中到一起,在這個平臺上展示作品、發展理念,期遇合作夥伴尋求共同發展,從而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長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