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富樂斯行政總監曹澤亮(攝影 劉嘉宸)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瑩):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將在西安舉辦,賽富樂斯(Saphlux)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參會企業之一,這只從耶魯大學回國的創業團隊研發的硬科技核心技術——半極性氮化鎵材料將推動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LED步入量産。10月24日,賽富樂斯(Saphlux)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曹澤亮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
突破傳統材料 助力未來技術變革
自90年代藍光LED技術問世以來,手機、電腦、投屏、汽車頭燈、戶外廣告等以第一代半導體發光材料為核心的固態顯示照明技術充盈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在逐漸達到材料的物理極限後,傳統材料性能已經不能滿足進一步的顯示效果提升需求。賽富樂斯團隊提到,傳統顯示材料的最佳替代之一,便是他們研製的新性發光材料——半極性氮化鎵,特別是以半極性氮化鎵為核心基礎材料的Micro-LED顯示技術,更是成為了三星、蘋果、索尼、夏普等國際巨頭的關鍵佈局。
“與目前廣泛使用的LED、OLED技術相比,Micro-LED具有超高解析度、高亮度、超省電及反應速度快等優秀特性,是AR、VR技術的最佳基礎技術,被稱為現實與虛擬的最佳介面。”賽富樂斯團隊介紹道,“但限制這款未來科技不能投入市場的難點,在於其核心技術零件——半極性氮化鎵材料製成的藍綠光外延片無法量産。”
這個曾經困擾研究出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村修二先生多年的難題,卻被落戶在西安市的硬科技公司——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突破。
半極性氮化鎵晶圓(攝影 曹澤亮)
適逢硬科技概念 在古城開創未來
曹澤亮在採訪中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辛, 他説道:“要感謝西安市,我們比較幸運,正好趕上硬科技這個概念在西安的提出。”
2017年,在研發領域已經小有成就的賽富樂斯團隊信心滿滿地從美國耶魯大學的實驗室回國,開始從科研到市場的産業化投産。但在互聯網企業大熱的投資大環境下,賽富樂斯團隊卻多次碰壁,因為投資人更願意接納利潤回報週期短的互聯網企業,相比之下,硬科技企業的科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潛在風險成本高。
綠光外延片(攝影 曹澤亮)
作為“硬科技”概念的首創城市,西安在2017年全球硬科技大會上向世界發佈了《全球硬科技西安宣言》——“硬科技”這個嶄新的古都名片讓賽富樂斯團隊眼前一亮。很快,賽富樂斯得到了中科創星孵化器項目從廠房設備到人才政策的全方面支持。多方培育和努力下,2018年7月,賽富樂斯成功點亮了半極性氮化鎵綠光晶片,解決了困擾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LED的藍綠光偏移問題。
“在接下來的20年裏,人類對顯示技術的需求會隨著通訊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進步産生顯著的提升,而顯示技術也會迎來從Micro-LED到鐳射全息技術的偉大變革。”曹澤亮介紹道,而賽富樂斯則掌握了這個變革中的核心光源技術與全彩轉換兩項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