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2018年,西安市長安區以“健康長安”建設為統領,聚焦看病就醫難題,努力構建大衛生大健康工作格局。長安區韋曲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子午中心衛生院、鳴犢中心衛生院分別獲得“2017年全國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016——2017年度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榮譽稱號;長安區衛計局被國家衛計委評為“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優秀單位”,長安區榮獲“省級幸福家庭示範區”稱號。
長安區醫院新院區辦卡窗口
“民之所繫,政之所向”。為改善長安區醫院就診環境,長安區政府投資8.39億元,歷時5年建成佔地100畝,設置床位677張新的區醫院,並交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全面託管,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交大一附院指導新建科室10個,1月-9月份門診人數283742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2617人次。新院區10月18日正式開診運行,廣大群眾在區內即可享受到三級醫院的優質服務。
通過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發揮中醫藥服務優勢,滿足新時期群眾醫療健康服務需求。自4月1起,長安區對3所區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整,在不增加患者醫藥負擔的基礎上,充分體現醫療技術價值,減少檢查費用。藥品“三統一”工作穩定開展,2018年1月-9月累計零差率銷售藥品10465.41萬元,減免患者藥品費用1569.81萬元。
2018年,長安區通過加強醫療品質監管、強化醫療隊伍建設,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定期對各醫療機構的醫療品質與安全進行全面督導,落實17家市區級醫院對口幫扶23家基層醫療單位,2018年1月-9月份下派幫扶專家共接診患者18262人次,學術講座139次,開展技術培訓66期,培訓3836人次,完善診療常規122種,完善技術操作規範75項,完善規章制度102項。全科醫師培訓、兒科醫師轉崗培訓6人,全區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達到74人,每千人擁有床位數5.96張。
“健康扶貧,助力奔小康”。在健康扶貧中,長安區傾情傾力,在日常幫扶和每週四醫師團隊固定入戶基礎上,利用元旦,春節、重陽節等節日,組織“訪窮親,看變化”主題幫扶活動,建立了健康扶貧長效機制。資助貧困戶2837戶、5488人參加合療及大病保險,。建立了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醫療補充保險“四重保障”制度,落實 “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服務等健康扶貧政策,目前貧困人口體檢5131人,完成光明扶貧工程手術8例,52名大病患者全部得到救治。
同時,長安區不斷增強醫療保障,深度融合婦幼計生資源及監督職能,14類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現了均等化覆蓋。2018年長安區參合人數693536人,參合率達到99.53%,新農合統籌區域內政策性報銷比例為78.2%,全面執行按病種定額付費政策。
為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長安區按照“六定”原則,細化農村無害化戶廁提升改造工作。舉辦長安區改廁技術培訓會,培訓了21個街辦200多人,目前已改廁18530座,年底將完成戶廁改造3萬座。
為方便群眾辦事,長安區衛計局行政審批科進駐區政務中心,實行一窗式辦理,目前醫師註冊、變更、備案等工作100%網上辦理;承接辦理“12345”熱線交辦轉辦單實現100%。重拳出擊,維護正常醫療服務秩序。堅持日常監督和集中打非相結合,開展每月3天集中打擊非法行醫行動9次,查處取締黑診所54家,作為證據先行登記保存藥品11箱14盒,器械 17件,處罰人民幣5250元,向公安機關移交案件2件。(供稿 文/圖 西安市長安區委網信辦 編輯 段曉蕊)